記憶的形成過程(1 / 1)

記憶的形成過程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於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範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有相當多種分類,主要以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

記憶是如何形成的呢?要了解記憶的形成,就必須注意神經

細胞,因為記憶就是在這裏製造的。

不論是哪一種記憶,基本上都是同樣的程序:一組神經細胞同步激發活化,形成某一個特定的形態。思想、知覺、念頭、幻覺等,任何大腦的功能都是由同樣的情形造成的。

人類的記憶係統,包含了許多不同的大腦區域:

一是額葉,長期記憶永久地儲存在這裏;二是殼核,程序式的記憶儲存在這裏,例如開車、騎自行車等;三是海馬回,是記錄和提取記憶,尤其是個人的記憶和關於空間的記憶;四是杏仁核,潛意識的創傷記憶可能儲存在這裏;五是尾狀核,許多人類 的本能,記錄在基因上的記憶來源於此處。

即便是最小的記憶運作,也會牽涉到大腦中好幾個神經網絡。例如一個事件發生的內容及對其的感覺就分別儲存在大腦不同的區域。而這樣一個分類篩檢的動作,是由大腦裏一個微小的器官海馬回所負責。

海馬回橫跨於左右腦之間,擔任收發訊息的門戶站,負責將“新接收的訊息”轉換成記憶,分送到不同的部位儲存。海馬回可以說是學習最關鍵的部分,也是最善變、最不穩定的部分。一旦氧氣供應不足,它就是首當其衝受損的地方。沒有了海馬回,我們還是可以學習的,隻是記不住而已。

記憶如何變得永久呢?主要是按當初訊息被登陸在腦中的強

等來增強記憶因素的原因。

《科學》雜誌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中說,研究人員給老鼠的海馬體接上電極,當老鼠在盒中到處摸索時,便記錄下了哪些腦細胞受到刺激。而當老鼠睡著後,他們發現這些腦細胞會再度活躍起來。研究人員還發現,如果以低頻電波來刺激海馬體,記憶力就會增強。在人類身上實驗也顯示,睡眠能增強記憶,特別是半夢入眠,即“眼球快速運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