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人際交往講禮儀(4)(3 / 3)

尋求幫助本來就是一件要看他人意願的事。他人好心幫助後,對待別人的幫助一點也不知道感謝,甚至還提出更過分的要求,就真的很沒有修養了。所以遇到困難時,尋求幫助要注意禮貌,否則別人可不會幫你。

實踐小課堂

◎用語要文明。即使是對陌生人也要用“謝謝”,“對不起”,“請問”等一類的禮貌用語。

◎態度要友好。尋求幫助時,態度必須謙虛、客氣。但是也不必要自卑,低著頭或者回避對方的視線會增加對方的不信任感。另外,不應該故意縮小事情的難度,以免待別人答應幫助你後又無法做到。

◎應講究方式。一是求人解決問題,不宜嘮嘮叨叨;二是要注意場合;三是要用商量的口氣,不能硬要別人保證一定辦得到。特別是對待自己過去曾幫助過的人更不能有意無意地給對方造成一種壓力。

◎真誠感謝。得到別人的幫助後,一定不要忘記向對方表示你的感謝。

即使沒有幫到你,也要感謝別人。

◎看清對象。尋求幫助也要看對象,對待陌生人和朋友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對朋友可以直截了當地說,對一般人則可以試探一下,不要令對方感到為難。

探望病人有學問

——探病時的禮儀

敏言不小心把腿跌斷了,住進了醫院。正當她鬱悶的時候,同學們來看她了,敏言看到大家很開心。一群人在病房裏聊得十分熱鬧。隔壁病床本來正在休息的病人被她們的說話聲吵醒,無奈之下隻得找出一本書來看。敏言拿出媽媽給她買的零食、水果來招待同學們,王琳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對敏言講這兩天學校的事。“敏言,真可惜你當時沒在。如果你代表咱們班參加那場短跑比賽的話,冠軍肯定會是你,哪裏輪到二班的人啊。”王琳說著露出了十分遺憾的表情,敏言聽著王琳的話,原本很開心的笑容也變得勉強起來,暗想怎麼這腿摔得這麼不是時候。陳秀也來湊熱鬧對敏言說:“對了,我們前幾天去山裏郊遊了,大家玩得可高興了。自己帶吃的東西,還在河邊釣魚,張老師用我們釣的魚做了一頓大餐。”敏言聽著心裏更不是滋味了。後來同學們又七嘴八舌地說了什麼,她都沒聽進去。到最後同學們都走了,敏言才回過神來,但是看著滿地的瓜子皮、水果核,不知道怎麼辦了。她現在沒辦法動,隻能等媽媽來了再打掃。媽媽每天家裏醫院兩頭跑,本來就夠累了,現在還得讓她再打掃衛生,敏言心裏很內疚。

生病的時候不僅體質虛弱,而且情緒也往往比較脆弱,所以患者這個時候特別需要關愛。當親友、同學患病臥床時,我們應該前去探望,這不僅會給他們及其家屬帶去安慰,也讓他們感到了我們真摯的友情,特別是對長輩和老人,關心他們是我們做晚輩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探望病人也要注意一定的禮貌,否則會適得其反。

實踐小課堂

◎探望患者時,著裝應樸素大方,不宜穿鮮豔華麗的衣服,以免自己與患者的反差太大,增加患者的失落感。

◎最好在醫院允許的時間探病,這樣不會影響患者治療和休息。如果患者在家裏休養,一般以下午三四點鍾去為好。

◎探病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個小時為佳。時間過長,患者容易勞累。

◎進病房時,應先輕輕敲門,聽到“請進”後再輕輕推門而入。

◎與患者交談時,別東張西望,應看著患者的眼睛,讓患者感到你是真心實意來看他的,這樣可以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同時,不要流露出憂傷和恐懼的神情,更不要哭泣,這樣反而會增加患者的負擔,可能加重患者病情。

◎看望患者時,最好隨身帶一份禮物,比如水果、鮮花等,表示心意。

但是最好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喜好來選擇禮物。

◎在探病期間注意不要打攪其他病人的治療和休息。

◎探病時應該幹淨清爽,不要把病菌帶入病房。同時,探病回來後也要洗澡淨身,降低自身的感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