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2)

這一年,正是大夏朝,永興六年的最後一日,天地大雪紛飛,街頭街尾的百姓因著迎接新年到來,每個人臉上都是笑意暖暖,一點也沒有感覺天氣如何的寒冷,漸漸地,隨著夜色的降臨,街上行人慢慢稀少,各家各戶的屋裏也一一燃起爐火,準備享用豐盛的年夜飯。

長興侯府內,順和堂的一側也早早擺上幾張大桌,中間還隔著一扇屏風,唯其中一邊還有一張獨立的精致小桌,幾個人迎著一名雍容華貴的老婦人正往這裏走來。

“太夫人小心一些,這兒門坎可是挺高的。”兩名少婦一左一右地扶著老婦人進屋,跨過門坎後就徑直地往那張精致小桌走去。

“好好好,妳們也坐吧,今日是除夕,大家不必見著我老婆子在這裏就拘謹起來,這年頭年尾的,保持心情愉快最是要緊,我身邊有安蓉、如秀倆丫頭伺候也夠了。”太夫人姚氏一坐到桌前,就笑瞇瞇地讓還未離開的兩名少婦不必伺候她了,各自去用飯即可。

“多謝太夫人疼惜,那媳婦和弟妹就不客氣了。”其中一名婦人立刻笑著躬身行禮,竟也不婉拒地順口答應下來,然後拉著另一名少婦就回到早已準備好的席麵上。

這場年夜飯,眾人吃得極喜氣而愉悅,讓下人們撤走桌椅之後,幾位婦人女又扶著姚氏來到正堂上方坐下,準備接受晚輩們的拜年。

姚氏是如今長興侯府中地位最高的老太君,對於膝下晚輩們向來出手大方,所以每個上前行禮的孫子孫女都能拿到一個豐厚的荷包,不過這荷包裏依舊是暗藏著乾坤,隻要有心人注意一下,還是能看出姚氏對孫子輩的偏愛之心。

“六妹妹,妳看三姐姐那個紅包裏裝的是金錁子呢。”拉著人說話的是長興侯的庶次女,於府中行五的姑娘顧若晴,她總是喜歡盯著同為長興侯府中妾室所生,卻事事比她還強的顧若薇。

“三姐姐素來伶俐,能得太夫人幾分疼愛也是正常的。”被拉住的這位叫顧若寒,在長興侯府中的女兒輩排行第六,然而父親顧世凱僅是先長興侯爺的庶子,因此雖說娘親是顧世凱的正室夫人,顧若寒在長興侯府的身份也還是比顧若薇顧若晴低一等。

“哼!慣會假惺惺的家夥。”顧若晴本來還想諷刺幾句,卻被另一旁的顧若梅扯了扯袖子,回頭一望卻發現劉氏的目光飄向她這裏,臉上微帶不豫之色,隻好泄氣地嚅囁一句,便閉上了嘴巴。

顧若寒捏捏手中的荷包,裏麵物品的大小和去年差不多,看來還是隻有一個銀錁子而已,不過她卻不太在意,反正身份早就擺在那裏,爭也沒用,況且她從來就不想爭。

等到姚氏發完紅包後,男子就退出明堂之外,另尋一處花廳喝酒聊天,女眷們依舊留在這裏,她們必須等到姚氏開口喊散會,才能各自回去院子裏休息。

顧若薇本來想待在劉氏身邊伺侯,劉氏卻叫她過來與姐妹們說話,於是顧若薇也隻好過來,她坐在顧若梅的右側,看了看幾個人後,才開口道:“六妹妹是今年要開始學女紅吧?聽說二嬸嬸已經請來京城裏有名的女紅師傅,是嗎?”

“是啊,我娘說我老是坐不住,尋個嚴厲點的師傅也才能壓得住我。”顧若寒羞澀地笑著回道。

“那妳可要認真學習才好,以往我曾聽大姐姐說過,咱們女兒家最首要的就是女紅和管家,管家一事倒還好,將來嫁了人也能慢慢地邊做邊琢磨,但唯有女紅這一項是要苦下功夫的,沒有認真學個三五年時間是繡不出那等精巧的作品。”顧若薇點點頭,眼中微帶一絲欣羨地說道。

“三姐姐提醒的是,妹妹一定會告誡自己要認真學習,不然豈非對不起我娘親和師傅的教導?”顧若寒依舊很客氣地應了一聲。

“三姐姐怕是羨慕六妹妹能有好師傅教導吧?不過我聽說鄭姨娘還沒進咱們家時,也是正經學過女紅的,難道她就沒把她的手藝傳授給三姐姐嗎?”顧若晴的語氣有著一絲幸災樂禍的意味。

顧家裏,誰不知道鄭氏因為有兒子,所以心思大部份都放在兒子那裏,也是顧紹東依規矩搬至外院後,鄭氏的時間忽然空閑下來,她才想到這個女兒的存在,隻可惜此時已經換了蕊的顧若薇並不怎麼想與她親近,母女倆的關係也就僵在那兒了。

顧若寒聞言,隻得暗暗地歎一口氣,想當初她知道自己來到這裏時,心情可說是起伏不定,一開始知道長興侯的名頭時,她歎一口氣,知道家裏的姐妹比起那些動輒十多人的大戶人家相比也不過爾爾時,又鬆一口氣,後再知道父親隻是個庶子時,便再歎一口氣,最後當她不小心發現原來穿越的不止她一人時,卻是大大地鬆一口氣。

而另一個穿越者還不是旁人,正是坐在眼前,被府中不少人眼紅的三姑娘顧若薇,說起來,顧若薇還大她兩歲,卻因在七歲那年背出那首現代人也能背上幾句的曠世名作——滿江紅,然後漸漸傳出了才女之名,不過顧若寒小姑娘在聽見的當下僅在意到一件事——原來不是隻有****詩詞才能拿來用,人家嶽飛將軍的大作也是挺管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