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一(1 / 1)

我至今記著二十多年前從他手裏接過天藍色塑料殼64開筆記本的那一刻,他站在那間由教室改造成的儲藏間門口,門外,我和大約十個年紀相仿的孩子排成一隊。那本天藍色的筆記本是一九九五年元旦鋼城二校組織學生繪製新年報紙活動三等獎的獎品。而他,是那時學校的大隊長,之後多年我的朋友韓曉勇。

當時我們還未曾相識,但顯然他是知道我這個人的存在的,也許在之前的某天他見到過我,因為在發給我天藍色筆記本之前,他遞給我的是本粉色的,可能我當時一臉嫌棄被察覺了,他隨即換了天藍色的給我,其他排隊來領獎品的同學都沒有這種待遇。這事後不久,我們在小區內再次相遇了。

二十三小區剛剛建成,人們陸陸續續的喬遷新居。兩年之前這裏還是一排排的平房,而今一幢幢六層樓房在原址上拔地而起,取代了那些破敗低矮的平房。在小區的花園裏還橫七豎八的躺著很多又大又粗的水泥管子,孩子們就在這片樂園裏鑽水泥管子、捉蜻蜓、烤螞蚱……玩的不亦樂乎。高若飛是我搬來小區後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正在我倆一起玩耍的時候,韓曉勇也參與了進來,這是我們三個第一次聚到一起……

通過高若飛我和韓曉勇正式相識了。

韓曉勇和高若飛同年,都比我年長兩歲。他們倆同在六年級二班,我轉學後被插班進到五年級四班,那時我們生活的空間隻有學校和二十三小區,每天除了上下學之外,就是回到離學校隻一牆之隔的小區裏玩耍。逢周日還會起個大早,天蒙蒙亮的時候在小區內一定會有一群男孩子滑旱冰。下午我們通常會三五結隊到處搜集自行車的車標,如果偶爾得到非常少見且漂亮的車標,還會和其他孩子們聚在一起炫耀。有時候這樣的遊戲玩久了大家會覺得無聊,高若飛和韓曉勇會帶我躲在小區圍牆後麵,朝小區外地勢較低的公路上投擲小石子,騎自行車或步行的路人發覺有什麼東西打在身上,通常都會下意識的躲避,每個人的反應都大同小異,而表情卻大相徑庭,看著他們的狼狽百態,我們三個常常笑到不行……

我們就在這個因為大型國企——鋼企集團公司——而形成的方圓十裏的鋼城第二十三小區無憂無慮的恣意成長。我們熟悉這個由二十四棟六層樓房構成的小區,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牆一洞,我們都了如指掌,它是我們人生第一個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