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財務和習於記賬的洛克菲勒對他所愛的女子花費的錢也一絲不苟地記在賬上。在1864年的第二類分類賬上,按時記載著他追求勞拉和結婚的各項費用:買花束的錢,一次是06美元,一次是05美元,還有一次是15美元。
1864年4月8日,他買訂婚的金剛鑽戒指118美元;同年9月8日,婚禮費20美元,結婚證14美元,買結婚戒指1575美元;觀賞尼亞加拉大瀑布075美元;為新娘買墊子075美元。連003美元郵費也沒有在分類賬上漏掉!
洛克菲勒無限忠於他的妻子,他們真誠地相愛,相互理解和扶持。到南北戰爭結束的時候,洛克菲勒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家庭生活上,都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儲備了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戰後美國經濟振興的挑戰。
合夥人分道揚鑣
雖然克拉克也算是精明的生意人,但是他脾氣暴躁,生活上也不太檢點。在剛開始與洛克菲勒合作的時候,他常對小他10歲的洛克菲勒說:“要是沒有我,你究竟能幹什麼?”
洛克菲勒不做聲,心裏卻很不快。
憑著才幹,洛克菲勒很快成了公司的決策人。克拉克深知自己在能力上比不上洛克菲勒。後來,他把弟弟詹姆斯拉進了公司。詹姆斯原來是拳擊手,依仗自己胳膊粗力氣大,把誰都不放在眼裏。
有一天,為了一件小事,詹姆斯闖進辦公室,對洛克菲勒破口大罵。洛克菲勒不動聲色,把兩腳架在辦公桌上。等到詹姆斯罵夠了,洛克菲勒冷冷地說:“聽著!詹姆斯!你能把我的頭揍扁了,可是你要明白,我不怕你。”
詹姆斯自討沒趣,灰溜溜地退出辦公室。從此不得不有所收斂。
洛克菲勒對克拉克兄弟越來越不滿。他對安德魯斯說: “軟弱和缺乏道德的人注定不是好商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合夥人是可靠的、能贏得銀行和客戶兩方麵信任的人。
洛克菲勒與克拉克的分歧越來越大。
洛克菲勒要擴大生產規模,向銀行貸了很多款。害怕債務的克拉克像老奶奶一般終於忍無可忍,對洛克菲勒大叫:“約翰!你已經借了10 萬美元了,你想過怎麼還這筆錢嗎?”
洛克菲勒立即反駁:“不做大的投入怎能有大的收益?要擴大業務,就要有錢,就得向銀行貸款。”
他感到和克拉克合夥,就像老鷹的翅膀被捆住一樣,無法向高空衝刺。於是他逐漸下了決心:一定要擺脫掉這對兄弟。
有一天,他對安德魯斯說:“我不喜歡克拉克和他那套做派。他品行不端,他在拿石油作為賭注。我可不想和賭棍在一起做生意。”
他抬起眼睛認真地審視化學家,加重語氣說: “如果我買下他們的股份,你願意同我一起幹嗎?”
“那當然,這是毫無疑問的。”安德魯斯向來佩服洛克菲勒的老謀深算,毫不猶豫地表明了態度。
幾個星期之後,洛克菲勒與克拉克又爭吵起來。克拉克氣急敗壞地嚷著:“如果你堅持不停地借款,用這種方式做生意的話,我們還是散夥吧!這樣你就能完全按你的意願辦事了。”
克拉克已經不止一次用散夥來威脅他。
“我完全同意。”洛克菲勒冷冷地盯著對方,立即表明態度。
這下克拉克反倒吃驚了:“你真的想分手?”
“我真的願意分手。”洛克菲勒語氣平和而堅定,“我已經找到幾家銀行,他們同意把公司拍賣給出價最高的買主。”
克拉克張口結舌,還想說什麼,洛克菲勒已經聳聳雙肩,離開了辦公室。
拍賣是在 1865年 2月2日進行的,洛克菲勒和安德魯斯為一方,克拉克為一方,他們請來了律師主持拍賣。
“500美元!”克拉克開始喊價。
“ 1000美元。”洛克菲勒毫不示弱。
“ 1500美元。”
“2000美元。”洛克菲勒緊追不放。
當價標喊到50000美元的時候,雙方都知道,它已經超過了公司的實際價值。可是喊價仍在不停地上升。
“60000美元。”
“65000美元。”
“70000美元。”
“72000美元。”克拉克艱難地喊著,頭上滲出了汗珠。
“72500美元!”洛克菲勒已在擔心自己能否買得起了,可是他毫不遲疑地報出了價錢。他要壓住克拉克,這個目標不能放棄。
克拉克站了起來,走到洛克菲勒麵前,有氣無力地說:“約翰,它歸你了。”
“要不要現在開支票?”洛克菲勒緊盯不放。
克拉克攤開兩手:“我很願意把煉油廠托付給你。在你方便的時候再結賬吧!”
不過,洛克菲勒還是很快就把克拉克在公司的一半股金,還有72500美元錢一並交給了他。從此,洛克菲勒擁有了克利夫蘭最大的煉油廠。
對於洛克菲勒來說,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獲得成功的開始。從此他要獨自運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去把握和開拓未來。
那是在南北戰爭接近結束的時候,林肯總統被刺的噩耗剛剛傳來,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在蘇必利爾大街的一幢二層樓上,洛克菲勒—安德魯斯公司正式成立了。
洛克菲勒站在辦公室的窗前向外眺望,一艘艘滿載自己工廠精煉石油的駁船,在河麵上慢慢地駛向遠方,他的心裏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煉油業也正邁向現代化的行列,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石油業的繁榮把處於優越地理位置的克利夫蘭推上了富裕之路,也造就了優秀企業家洛克菲勒。他不斷增加設備,擴大廠房,日產油量達到500桶,年銷售額已達百萬美元。
1866年至1867年,美國石油業陷入了第一次大蕭條的境地。因為投資者太多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一些管理不善的小型煉油廠紛紛倒閉,一些采油商也因為供過於求而被迫停產。
然而洛克菲勒的煉油廠卻能在不景氣中一枝獨秀,這得力於他出色的管理。他自己買林場伐木,自己製造油桶,還擁有自己的運貨馬車、拖船和儲油車廂。他更不惜花費巨資讓安德魯斯放手搞研究,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那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剩餘物品也被加工成柏油、石蠟、凡士林、揮發油和潤滑油等有用的東西,深得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