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8(1 / 3)

章節8

離開“蘋果”

如果就這樣認輸,我就不再是喬布斯了!我要始終相信自己,我依然可以再次創造奇跡!——喬布斯喬布斯離開“蘋果”遭遇巨大的挑戰

1980年,蘋果的成功上市,讓喬布斯乃至整個蘋果公司都陷入了鮮花和掌聲的包圍之中,人人內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和陶醉。

至1981年8月12日,IBM的個人計算機正式進入市場,但這時,包括喬布斯在內的蘋果公司中的任何人,誰也沒有料到危機已經悄然出現。

IBM1911年創立於美國,全稱是“國際商業機械公司”,發展初期的主要業務為商用打字機,而後轉為文字處理機,然後到計算機和有關服務。

在20世紀50年代,IBM成為美國空軍自動防禦係統電腦發展的主要承包商。在20世紀60年代,IBM是美國八大電腦公司中最大的一家。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電子行業的龍頭老大,喬布斯卻並沒有放在眼裏。在他看來,IBM的輝煌已經是曆史了,現在的時代是屬於蘋果的,是屬於他喬布斯的。

IBM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個人計算機時,蘋果公司的研發人員買回了這樣一台,並把它拆開研究。他們認為,這款機器除了配有一個525英寸的軟盤驅動器和一個16K的內存外,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突破。

另外他們發現,IBM的個人計算機既不美觀,體積也很大,顯得很笨重,更沒有技術方麵的創新,還不容易操作。對此,蘋果公司更加自大,對來勢洶洶的IBM也毫不在乎。

甚至,喬布斯竟然在公共場合對IBM的個人計算機進行嘲弄:“我覺得很奇怪,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公司IBM甚至都比不上AppleⅡ,AppleⅡ可是6年前在車庫裏設計的。他們隻是重新包裝了一下,或者是稍微擴展了一下AppleⅡ的技術。”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也推出了“麥金托什”計算機,研發組的研發人員堅信他們設計出的計算機比IBM個人計算機更為優秀,而且一定會在市場上大敗IBM的計算機。

在“麥金托什”的發布會現場,喬布斯更是充分表演了他的語言天賦,大聲疾呼:“IBM想獨吞這塊市場,正在將槍指向其進行行業控製的最後一個障礙即蘋果公司。藍色巨人會主導整個計算機行業、整個信息時代嗎?”

馬庫拉對IBM的個人計算機上市也持樂觀態度,他說:“我們計劃並等待IBM進入市場已經4年了。我們有驅動器,有30萬安裝用戶,有軟件庫和分銷係統,IBM隻有招架的份兒。除非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否則他們很難打敗我們。”

蘋果公司甚至製作了這樣一則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廣告。

1981年8月14日,在IBM推出個人計算機僅僅兩天之後,蘋果公司就在著名的《華爾街日報》上刊登了整版廣告,他們虛張聲勢地歡迎IBM進入個人計算機市場。

廣告中這樣寫道:

歡迎IBM公司,蘋果公司真誠歡迎你們和我們合作。歡迎你們光臨30年前計算機革命以來最激動人心、最重要的計算機市場。

祝賀你們研發了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我們期待著我們之間激烈的良性競爭可以把美國的計算機技術傳播到全世界。

我們正在做的就是通過提高每個人的工作效率來增加社會財富。歡迎你們加入到我們的隊伍裏來。

這段看似友好的話,其中的意味卻不言而明:作為對IBM個人計算機投放市場的響應,蘋果公司實際上把IBM看成自己的繼承人。

在喬布斯看來,IBM的個人計算機在市場中隻能是個配角,而他的“麥金托什”計算機才是最大的贏家。

喬布斯對IBM公開挑釁道:“我們將讓IBM退出市場,我們讓它吃不了兜著走。”

但後來的事態發展並不是像喬布斯所期望的,吃不了兜著走的不是IBM,而是蘋果公司。對於IBM這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蘋果公司更多的是狂妄自大,而這種輕敵的心態無疑為其後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IBM憑借著它強大的品牌效應,迅速占領了個人計算機市場。當年就銷售了50000台個人計算機,兩年後IBM銷售的個人計算機已經超過蘋果公司。根據數據統計,1983年蘋果公司在個人計算機市場的份額達到百分之二三十,而IBM的市場份額則迅速攀升到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