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以後(1 / 2)

結婚的正日子,一大早,賀喜的親朋陸續都來了。馮家是個大戶,七大姑八大姨特別多。正值生活困難時期,既然行了情就帶著孩子來,借機會改善一下生活,若大個院子立刻顯得太小了,太擁擠了。彩棚就搭在院子中央,借來隔壁蓋房子用的椽搭起架子,上邊鋪上席,下邊擺了十張桌子。馮老頭早就計算好了。仁家是外鄉人,沒有啥親戚,全是他們馮家的。辦喜事就是要熱熱鬧鬧的,預備二十席足夠用的了。

中午,客人基本都來了,準備舉行結婚儀式。所謂的儀式就在在吃飯前要舉行一個簡單的婚禮。在席棚的裏邊掛上一張席作為布景,上邊貼上毛主席像。結婚儀式由村幹部主持。

村幹部是個老漢,據說是一個老地下黨,解放後自願回村當了隊長。他腰裏係一個白腰帶,朝前邊一站,先咳嗽了一聲:“大家注意了。馮敏和仁偉強結婚儀式現在開始。先請兩位新人到前邊來。”

馮敏和仁偉強胸前戴著紅花,雙雙走到前邊。

主持人:“你兩個朝前站,麵向大家。”一對新人在他的指揮下站好後,他又咳嗽了一下:“現在解放了,不興磕頭了,我們就舉行一個革命化的婚禮。你們轉過來。”一對新人轉身麵向毛主席像,“吃水不忘打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向毛主席敬禮。”

他們向毛主席深深地鞠一躬。

主持人:“你兩個轉過來,向著你父母。”這時父母還沒到場,主持人又喊:“老馮兩口子,先別忙活了,趕緊過來。娃結婚呢,快把手上的活擱下,趕緊過來。仁家的大人有來的沒?沒來的就算了。”

馮老頭兩口坐在前排的板凳上,女兒女婿喜盈盈地站在麵前。

主持人:“向父母掬躬。”

倆人向父母深深地掬躬。

主持人:“好了。男方家長沒到,就算了。你們兩個互相對拜:夫妻對拜。”

兩個人互相對拜,由於站的距離太近,對拜時碰了頭,惹得哄堂大笑。

“入洞房。”

隨著主持人的口令,一對新人步入洞房。在當地,這是有講究的。當地人講究新婚要耍三天,三天時間不分大小都可以和新人耍笑。可是耍的對象一般都是新媳婦。今天是招上門女婿,女方是本村人,都熟悉,大家都不好意思耍,在步入洞房的時候顯得有些冷清,馮敏在前邊走,仁偉強跟在後邊,走進屬於他們的新房——窯洞。

然而,在他們紅紅火火舉行婚禮的時候,有一個人十分痛苦。他就是王福生。雖然他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也做好了思想準備。可是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他還是止不住的傷心難過。在他們交往的過程中,他們被愛情的甜蜜和幸福包圍著,忘記了馮敏必須要招上門女婿,而這一點他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注定了他們的感情隻能是一場悲劇,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或者說他們的交往還沒上升到愛情的程度,隻能說是愛情的初級階段,然而,對那個時代的年輕人,那個時代純真的愛情,已經足以讓人難易忘懷。

他想:馮敏的選擇是對的。在農村,一個家庭離不開男人,也離不開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如果直的馮敏離開她的家,那她的父母的生活將會是很困難的。但是看著自己心愛的人要和別人結婚他心裏還是很難過的,有一種說不出的痛苦。他是一個快樂的人村中誰家有個大情小事他都會主動去幫忙。可是馮敏結婚他就沒去,有幾個相好的夥伴找上門來,他也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