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錯誤(1 / 2)

在中國,錯誤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詩人愁予有首詩,題目就叫《錯誤》,末段那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四十年來像一支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嗚然吹響。

《三國誌》裏記載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後也仍然輕易可以辨出樂工的錯誤。當時民間有首歌謠唱道:“曲有誤,周郎顧。”後世詩人多事,故意翻寫了兩句:“欲使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真是無限機趣,描述彈琴的女孩貪看周郎的眉目,故意多彈錯幾個音,害他頻頻回首,風流俊賞的周郎哪裏料到自己竟中了彈琴素手甜蜜的機關。

在中國,故事裏的錯誤也仿佛是那彈琴女子在略施巧計,是善意而美麗的——想想如果不錯它幾個音,又焉能賺得你的回眸呢?錯誤,對中國故事而言有時幾乎成為必須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錯》《風箏誤》《誤入桃源》這樣的戲目不要覺得古怪,如果不錯它一錯,哪來的故事呢有位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寫過一出《高加索灰闌記》,不但取了中國故事做藍本,學了中國評劇表演方式,到最後,連那判案的法官也十分中國化了。他故意把兩起案子誤判,反而救了兩造婚姻,真是徹底中式的誤打誤撞,而自成佳境。

身為一個中國讀者或觀眾,雖然不免訓練有素,但在說書人的梨花簡嗒然一聲敲響或書頁已盡正準備掩卷歎息的時候,不免悠悠想起,咦?怎麼又來了,怎麼一切的情節,都分明從一點點小錯誤開始?我們先來講《紅樓夢》吧,女媧煉石補天,偏偏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本來三萬六千五百是個完整的數目,非常精準正確,可以剛剛補好殘天。女媧既是神明,她心裏其實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讓一向正確的自己錯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錯它一點。“正確”,隻應是對工作的要求,“錯誤”,才是她樂於留給自己的一道難題,她要看看那塊多餘的石頭,究竟會怎麼樣往返人世,出入虛實,並且曆經情劫。

就是這一點點的謬錯,於是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塊頑石,而由於有了這塊頑石,又牽出了日後的通靈寶玉。

整一部《紅樓夢》原來恰恰隻是數學上三萬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誤而滑移出來的軌跡,並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節。世上的錯誤往往不美麗,而美麗每每不錯誤,唯獨運氣好碰上“美麗的錯誤”才可以生發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水滸傳》楔子裏的鑄錯則和希臘神話“潘多拉的盒子”有些類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窺探人類不該追究的奧秘。

但相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多拉“開盒子”複雜得多。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盡頭,發現了一座神秘的建築:門縫上交叉貼著十幾道封紙,上麵高懸著“伏魔之殿”四個字,據說從唐朝以來八九代天師每一代都親自再貼一層封皮,鎖孔裏還灌了銅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誘,竟打爛了鎖,撕下封條,踢倒大門,撞進去掘石碣,搬走石龜,最後又扛起一丈見方的大青石板,這才看到下麵原來是萬丈深淵。刹那間,黑煙上騰,散成金光,激射而出。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二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個魔王……《水滸傳》裏一百零八個好漢便是這樣來的。

那一番莽撞,不意冥冥中竟也暗合天道,早在天師的掐指計算中——中國故事至終總會在混亂無序裏找到秩序。這一百零八個好漢畢竟曾使荒涼的年代有一腔熱血,給邪曲的世道一副直心腸。中國的曆史當然不該少了堯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攪和,我們就會失掉夜奔的林衝或醉打出山門的魯智深,想來那也是怪可惜的呢洪太尉的胡鬧恰似頑童推倒供桌,把嫋嫋煙霧中的時鮮瓜果散落一地,遂令天界的清供化成人間童子的零食。兩相比照,我倒寧可看到洪太尉觸犯天機,因為沒有錯誤就沒有故事——而沒有故事的人生可怎麼忍受呢一部《鏡花緣》又是怎麼樣的來由?說來也是因為百花仙子犯了一點小小的行政上的錯誤,因此便有了眾位花仙貶入凡塵的情節。犯了錯,並且以長長的一生去截補,這其實也正是部分的人間故事吧也許由於是農業社會,我們的故事裏充滿了對四時以及對風霜雨露的時序的尊重。《西遊記》裏的那條老龍王為了跟人打賭,故意把下雨的時間延後兩小時,把雨量減少三寸零八點,其結果竟是慘遭斬頭。不過,龍王是男性,追究起責任來動用的是刑法,未免無情。說起來女性仙子的命運好多了,中國仙界的女權向來相當高漲,除了王母娘娘是仙界的鐵娘子以外,眾女仙也各司要職。像“百花仙子”,擔任的便是最美麗的任務。後來因為訪友棋未歸,下達命令的係統弄亂了,眾花在雪夜奉人間女皇帝之命提前齊開。這一番“美麗的錯誤”引致一種中國仙界頗為流行的懲罰方式——貶入凡塵。這種做了人的仙即所謂“謫仙”(李白就曾被人懷疑是這種身份)。好在她們的刑罰與龍王大不相同,否則如果也殺砍百花之頭,一片紅紫狼藉,豈不傷心百花既入凡塵,一個個身世當然不同,她們佻達美麗,不苟流俗,各自跨步走屬於她們自己那一番人世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