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陳野先同誌想搞個大新聞,想要謀害朱元璋,但人家老朱聰明,也防了他一手,沒有中這個套。
陳野先沒轍了,人家老朱沒來,隻有見機行事了,這可不,沒過多久這機會就來了。
朱軍打算取采石重鎮,在軍隊完成集結之後,突然一道命令下來,要求陳野先同誌和部隊一起出發,作為“積極分子”陳野先哪敢不從,帶著軍隊就出發了。
由於投降元帥陳野先同誌的存在 , 很自然,朱軍的第二次解放“集慶”戰爭也失敗了,損失掉兵力倒無所謂,可陳野先同誌卻搞了一件大事。
九月,已經是初秋,天氣依然炎熱。朱軍大營中,朱元璋正聽著“解放戰爭”中幸存士兵所帶回來的戰報——也先叛!紅巾軍淮右最高統帥郭天敘陣亡!
對於前一條消息,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但其後的大新聞卻讓他顫動了起來,失去統帥對一支軍隊的打擊是極大的,但他很快又釋然了。事實上,對於這支軍隊,很大程度上都是出自他朱元璋之手,儼然就是朱家軍。
他甚至興奮起來了,真正屬於他朱元璋的時代到來了。
前文已經說過,以韓林兒為首的韓宋政權把朱元璋封到了“三把手”這個位置上,雖朱歲不願意,但是基於“大樹底下好乘涼”這一論斷,還是勉為其難的接受了。
而郭天敘是他老丈人的兒子,老朱讓出了領導權給他老丈人,老丈人掛掉了居然讓給老丈人的兒子,也仁至義盡了。本來攻破集慶城,是大家的喜事,要錢有錢,要女人有女人不是。這下倒好了,最高領導死於敵手,倒為老朱做了嫁衣,沒有親自動手(郭天敘與張天佑二人的身亡,連我都有點懷疑老朱的手腳,畢竟後來還有韓林兒沉船事件不是),陳野先同誌真是老朱的“頭號功臣”啊。
事實是怎樣,我們難以捉摸,但我們史書就認定了陳野先同誌的“功勞”,認準了他的“鼎力相助”。
因為我們陳野先同誌的的作用,一二把手都相繼戰死,這下韓宋政權也無fuck說。從此這支軍隊也敢明目張膽的的掛上朱家旗。
我們來看看陳野先同誌的結局。
陳野先在戰場上來了一個早有預謀的反水,幹掉二位元帥之後,於是幹起來搶人頭這個勾當,他一路追擊紅巾軍,乃至興起,犯了孤軍深入的毛病,不過那又怎樣呢?這真是“秋風得意馬蹄疾,一朝成就人頭狗”。
人頭狗陳野先一直追襲我軍到溧陽,經過葛仙鄉的時候出了事兒。鄉寨民兵百戶盧德茂十分厭惡陳野先的為人,(估計此人是十分崇拜關二爺的那種義士,就想帶人為民除害,他派出了五十個大漢,都穿著青衣。他們出門去迎接陳野先將軍,陳野先同誌一看,簞食壺漿迎接王師啊,心中欣喜就與十餘騎先行,可沒想到青衣兵自後擊之,手持長矛,向前一刺,結束了陳野先同誌罪惡的一生。民兵元帥最終死在了民兵手上,真是“陰謀凡人不問,惡行蒼天自知”。
陳野先同誌雖然倒下了,可他的反革命集團仍在繼續。他的兒子陳兆先(真不知道父子二人名字怎麼這麼想,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兄弟關係)收聚部隊,屯兵方山,與中丞蠻子海牙成掎角之勢,對太平虎視眈眈。
至正十六年的春天,朱軍緊張的完成了集結,隨著最高統帥朱元璋的揮劍,鏗鏘有力地喊出“出征”二字之後,全軍都沸騰了起來,朱軍兵鋒直指采石,第三次解放采石戰役開始了。
蠻子海牙守城多日,終於也等來了結束的一天。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兩軍展開會戰,毫無疑問蠻子海牙這等朱軍的手下敗將再一次失敗了。真有點屢敗屢戰的味道。
三月,朱軍再次啟程,去那白骨累累的集慶城。在這次會戰中,陳野先反革命集團的最後殘餘分子陳兆先被擒獲了。朱元璋再次重演了曆史,畢竟現在還是創業的前期,他資金和部隊已經有了,接下來就需要用各種各樣的人才來替朱董經營這家公司。同其父一樣,陳兆先被擒獲,他和他的部隊也再一次投降朱元璋。朱元璋對這支部隊中的可戰之兵還是很欣賞的。但降兵們可不知道這樣,在楚霸王項某和武安君白某的故事下,他們惶惶不可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