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者的話(1 / 1)

說中藥,談中藥,自然離不開神農氏。傳說神農氏不僅是上古的農業之神,還是醫藥之神,就是他嚐遍百草,始創醫藥學。

相傳遠古時代的人們生了病,不知道對症下藥,都是有什麼就吃什麼。結果,有的人對症吃了藥,病就好了,而有的人沒有對症吃藥,就病死了。當時的神農氏為了此事也是非常痛心。他決心嚐遍百草,以定藥性,為眾百姓消災祛病。就這樣,他一樣一樣地嚐,然後記錄下來,定下藥性,以供人們使用。最後,神農氏嚐完百草後自己也死於毒草藥之下。

神農氏為了後人的利益,曆盡千辛萬苦,並因嚐遍中藥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

從神農氏嚐百草始有中藥,到現代中藥走入尋常百姓家,中藥給人類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驚喜。現如今,中藥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與我們的生活、生命息息相關。

有人可能會覺得中藥掌握起來太麻煩了。其實隻要我們掌握了中藥的藥理、藥效、用法,並對症用藥,用中藥養生治病便會成為一件並不那麼複雜的事。

中藥無論是養生也好,還是治病也罷,最關鍵的一點是要辨證施治,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因人而異就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症下藥,比如說,你是脾胃虛弱的人,可用黨參、大棗、山藥等來補脾養胃。因地而異就是根據不同地區選擇不同的藥物,假如說你是東南地區的人,在使用補陽類的中藥時用量宜輕。中藥還要因時而異,因為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比如說,夏季天氣炎熱,我們就要用一些氣味甘平、甘寒的藥物,如綠豆、百合等。

怎樣才能辨證用藥呢?這就需要我們掌握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以及用量、用法、禁忌等。隻有掌握了這些內容,我們才能分清哪種藥物可以治哪種病,哪種藥物適合什麼樣的人保健養生。《生活裏的中藥》便是一本以專業的視角向讀者解讀生活中常見中藥的百科全書,本書內容科學、嚴謹,方法實用、簡潔,它會告訴現代人如何正確使用中藥,如何用藥才能更好地養生防病。

請記住:正確地選擇中藥是會生活的智慧,科學地使用中藥是對健康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