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鎮,鎮上隻有十幾戶人家,這裏有著很淳樸的民風,可以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孔子理想中的狀態。在這個小鎮上每家都是獨立的,每家的院子裏都有一塊種蔬菜的地,每家都種果樹。我家的院子裏種了六顆蘋果樹,奶奶說,這是希望一家可以一生平安的意思,圖個好寓意。每到蘋果熟了,奶奶都會把蘋果摘了送給各家各戶,說是分甘同味。
村子不大,年紀相仿的孩子也不是很多,每天都會結伴去上課,因為上課的地方離村子很遠,而那時候除了步行,沒有其他的交通工具。而我每天都會和村裏的泥娃兒一起去上學,隻有我們兩個,其他人都嫌泥娃兒髒,不願意和他一起玩。
其實除了泥娃兒髒以為,還有一個原因,導致了其他孩子都不願意跟他一起玩,那就是泥娃兒沒有爸媽,隻有一個奶奶跟他相依為命。而他的奶奶年事已高,已經沒有能力去管他了。聽村裏的大人說,泥娃兒的爸爸是被他媽媽氣死的。早些年泥娃兒的爸媽在大城市裏打工,沒有多久,泥娃兒的媽媽就跟著別的人跑了,泥娃兒的爸爸就抱著泥娃兒回到了村裏,不知道是積鬱成疾還是生什麼病了,泥娃兒的爸爸回來沒有多久就去世了。村裏人不免在背後指指點點,說的難聽的,就說泥娃兒不知道是哪裏來的,說不定還是他娘在外麵生的野孩子呢。總是在背後指指點點,對著自家的孩子說,別跟那種來曆不明的野孩子一起,而孩子們總是願意聽自己爸媽的,還把泥娃兒的事編成了歌來唱:“泥娃兒,泥娃兒,沒有爹來沒有娘,不隻爹是不是自己的爹,還是娘是不是自己的娘,說不定是一個天落種,沒有爹也沒有娘。”
每每聽到別人對著他唱,他就會很自卑,心情也特別的糟糕,從小就沒有感受過父母的疼愛,更讓他覺得傷心。既然父母生了他,就該對他負責,為什麼生了他卻不管他。可是即便他有再多的問題想質問他父母都沒有任何意義,父親早就去世了,母親又不知道在哪裏,他能去問誰,隻能默默的承受著這原本不屬於他年紀承受的痛苦。
不過還好,泥娃兒還有我這個唯一的好朋友,不開心時我會陪著他聊聊天,放學回來,我們經常一起在我家做作業,有時候做作業晚了,奶奶準備好晚飯了,就會讓泥娃兒在我家吃過晚飯再回家。雖然泥娃兒每次都說不要,但是奶奶還是會把熱的飯菜端給他,然後泥娃兒就大口大口的吃個精光。奶奶經常會把自家種的蔬菜、水果拿上一點給泥娃兒,讓他帶回去吃。因為泥娃兒的奶奶年紀大了田裏的活也不怎麼幹的動,所以奶奶會經常給點吃的給泥娃兒。
每到過年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了,因為過年的時候爸媽會回家,會給我買很多好吃的,還有我夢寐以求的新衣服,還有給我帶玩具。每到過年的時候最風光了,我拿著其他小孩都沒有的玩具到處顯擺,穿著新衣服,挨家挨戶的去串門,去給鄉親們展示我的新玩具。
又是一年的春節,爸媽也如約而至的在過年前回到了家裏,帶給我了好吃的,新衣服,還有玩具,我也照例到處去展現我的新玩具。我拿著玩具去了泥娃兒家裏,看見泥娃兒坐在門檻上,悶悶不樂的。他依舊穿著他那身很髒並且都是補丁的衣服,我上去問他怎麼了,怎麼一個人在外麵坐著,他不吭聲,低著頭。過了一小夥,我看他眼圈紅紅的說,你們過年都有爸媽陪,都有新衣服穿,都有好吃的,可是我什麼都沒有,還是一個泥孩子,沒有爸爸媽媽陪,沒有好吃的,家裏還是冷冷清清。我看了看他,看了看屋裏他那衣衫襤褸又老態龍鍾的奶奶,沒說話,轉身回家了。我一路跑回家裏,媽媽和奶奶正在包餃子,準備晚上吃,爸爸在一旁看報紙,悠閑自在,家裏滿滿洋溢著過年和溫暖的氣氛。我走到爸爸身邊,拉著爸爸的衣角問道:“爸爸,為什麼泥娃兒過年沒有新衣服,也沒有好吃的呢?”爸爸摸了摸我的頭說:“傻丫頭,泥娃兒沒有爸爸媽媽給他買啊!”我眨眨眼繼續說到:“那泥娃兒為什麼沒有爸爸媽媽啊?”爸爸沉默了一會,歎了口氣說到:“你還小,不懂的。”我看著爸爸說:“泥娃兒好可憐啊,連衣服都沒有,今兒都大年夜了,他還穿著他那黑黢黢的都是補丁的衣服呢。”爸爸回答說:“是啊,泥娃兒這孩子也確是可憐啊,從小就沒了爹媽。”奶奶接著爸爸的話說道:“是啊,如今他那老奶奶年紀有大,身體也不好,家裏以前的積蓄都給泥娃兒他爸看病了,這年根底下,想來他家也沒什麼吃了。”媽媽邊包餃子邊說:“要不,等會給他們端點餃子過去,這好歹也是過年啊?”“可是,泥娃兒都沒有新衣服?”我插了一句嘴。媽媽笑了笑說:“這個簡單,你爸小時候的衣服你奶奶都沒扔呢,等會挑兩件好的,合身的,一並給他們拿去。”我看看爸爸,再看看媽媽,笑著說:“哦,那真是太好了,泥娃兒也能傳說新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