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2)(1 / 2)

寬容別人,贏得信任

古今中外的偉大人物多善於寬容,其實寬容本身正是他們走向偉大的墊腳石。

他們寬容了眾人,眾人則會回報他們以信任、感激、忠誠追隨乃至誓死不渝,正是無數個別人的這種助推彙聚而成的火箭發動機般的無窮推力,將他們推至了頂峰,將他們送上了天。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相傳,在春秋時期的一個夜晚,楚王和臣子們大擺宴會,席間歌舞曼妙,美酒佳肴,燭光搖曳。酒至興處,楚王命令兩位他最寵愛的美人許姬和麥姬輪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陣大風刮過,吹滅了所有的蠟燭,殿堂內頓時漆黑一片。

席上的一位官員心懷不軌,乘機偷偷摸了一下許姬的玉手。許姬一甩手,扯斷了他的帽帶,就匆匆回到了楚王身邊。並在楚王耳邊悄聲說:

“剛才有人乘機調戲我,我扯斷了他的帽帶,你趕快叫人點起蠟燭來,看誰沒有帽帶,就知道是誰了。”

楚王聽了,卻急忙命令手下先不要點燃蠟燭。接著大聲向各位臣子說:“我今天晚上,一定要與各位一醉方休。來,大家都把帽子脫了痛飲幾杯。”

眾人都沒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誰的帽帶斷了。

後來楚王攻打鄭國,有一位勇士獨自率領幾百人,為三軍開路。

他過關斬將,直通鄭國的首都,為打敗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此人就是當年趁機調戲許姬的那個官員。他因楚王寬容於他、施恩於他,而發誓終生效忠於楚王。

麵對手下居然膽敢調戲自己的寵妃,楚王非但不治罪,還想辦法替他遮羞,楚王所表現出的這種胸襟,這種一代霸主般的寬容大度,讓人敬佩不已。他的寬容也徹底的贏得了人心,贏得了部下的誓死效忠和信任追隨。

亞曆山大大帝曾獨自一人騎馬至俄國西部。一天,他徒步來到一家鄉鎮小客棧,並穿著一身沒有任何軍銜標誌的衣服,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時,卻記不清回客棧的路了。

亞曆山大無意中看見附近有個軍官,於是他走上去問道:“朋友,你能告訴我去客棧的路嗎?”那軍人叼著一隻大煙鬥,頭一扭,高傲地把這位衣著普通的路人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往右走。”

“謝謝!”大帝又問道,“這裏離客棧還有多遠?”“一英裏。”那軍人生硬地說,並瞥了陌生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