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柱子(1 / 2)

瑾娘出了門,回頭看著幾間破敗的瓦房,想著一定要在雨季來之前把房頂翻一下,還有屋腳也要加固加高,不然水非倒灌進屋裏不可。

林家能建得起瓦房在這柳樹頭村也算不錯的了,但是幾年沒有翻修,房頂的爛瓦沒有換,泥磚砌的牆也沒有加固,所以看起來破破敗敗的,跟幾年沒人住的荒屋一樣。

當然,這也是歸功於以前的瑾娘。

瑾娘到村頭時石頭已經在那裏等著了,簡單打了個招呼,瑾娘就上了車,石頭趕著牛往鎮上去。

瑾娘要去的鎮上叫青山鎮,從柳樹頭村出發,走路的話大概要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牛車走的慢,比人快不了多少,也要出不多一個小時。瑾娘百無聊賴的開著一路上的風景。

古代未開發的山區也沒什麼好看的,沒一會兒瑾娘就沒興趣了。

突然,瑾娘看到一個大概十二三歲的少年,挑著一擔幹柴,慢慢地走著。由於牛車還沒到下一個村子,瑾娘猜可能是同村的人,便問石頭:“石頭哥,這孩子是我們村的嗎?要不要叫他上車啊?”

“妹子,這是村西頭大虎家的孩子,叫柱子。大虎和他媳婦都不在了,現在他和奶奶一起住呢。這孩子脾氣強,剛在村口的時候我就叫他一起的,他不願意。所以還是由著他吧。”

瑾娘搜索了記憶,因為林子山在家時會帶著他一起上山打獵,所以瑾娘對柱子有點印象。柱子五歲的時候父母出意外,一起過世了。家裏叔叔們都不願意養他,年邁的奶奶的便帶著他住在村西頭的茅草屋裏。本以為可以把他養大,但是奶奶的身體也不好,現在反而是他在照顧奶奶。

林子山在家時他可以跟著去打獵,平時的話就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去賣。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日子多難過,他從沒開口求過他的叔叔們,大概也是知道,開口求他們也是沒用的吧。

想到這裏,瑾娘又忍不住多看了少年幾眼,想著以後有機會就幫幫他,十幾歲的年紀挑起一個家,雖然隻有兩個人,但也是辛苦的。

牛車晃晃悠悠地繼續前進,在瑾娘昏昏欲睡的時候,青山鎮終於到了。

“妹子我大概兩個時辰後就要回去了,你要買什麼就趕緊買好了,再到城門口等我,我們一起回去吧!”

“我知道了,謝謝石頭大哥!”

告別了石頭,瑾娘並沒有馬上去找林子山,而是在集市裏逛了起來。由於今天不是大集,街上並沒有多少攤子。有幾個棚子在賣粥和包子,大概是專門賣給中午不回家的農家人的,品種不多,但貴在便宜。

瑾娘又逛了一下,了解到這裏的貨幣一文錢大概等於前世的一塊錢,比如白粥一文錢一碗,包子三文錢兩個,青菜一文錢一把……但是這裏糧食產量不高,所以糧食價格高的離譜,普通一點的白米要八文錢已經,好的碧粳米竟然賣到二十文錢一斤。瑾娘不禁咋舌:怪不得林家隻有玉米麵,農戶人家大概也隻吃得起玉米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