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絕命(1 / 2)

益州。落城。平安鎮。

月圓的晚秋,似有若無的輕霧隱隱流動,飄過落城岸邊的水潭。水潭中的水清泠且幽深,岸邊的草叢中無端長出了白色的野薔薇,花開正豔,攀枝蔓延,一朵薔薇隨風斜身垂落湖麵,激起一絲漣漪。

潭邊不遠,有一蘇姓人家,在平安鎮內頗具名氣。家主名為蘇昌,秀才出身,今年已過不惑之年。平日裏蘇昌樂善好施,不但救濟了許多貧苦之人,而且閑暇時常教別家小孩識字,平安鎮裏不少的人家都受過他的恩惠,心中也對這位蘇家的主人十分的敬佩與感激。可惜如此心善的他,在年過四十後,膝下仍無子女。

雖說每次聽到別人相問,他總是笑笑了之,但他心中也是為此事煩悶不已。

這一夜。

皎潔的月色照映著蘇家大宅,大門被輕輕地推開,蘇昌從宅中走了出來。心神不寧的他沒在意周圍的一切,低著頭,順著腳步緩緩前進,也不知過了多久,到了水波蕩漾的潭邊,這才頓了一下腳步,投目望向水麵,緊皺的眉頭漸漸地舒緩開來。

晚秋的風,總是帶著涼意,他不由的緊了緊衣衫。忽然天邊傳來了一陣雷聲悶響,好似炸在耳邊久久不散,蘇昌同樣嚇的不輕,驟然抬頭望向天邊,一朵遮月的烏雲飄來,似乎要下一場大雨。

他不由皺了皺眉,正想轉身回家,忽然發現河畔一個蜷縮的身影正在瑟瑟發抖。蘇昌看罷心下一凜,不自覺的走上前去,卻發現那蜷縮的身影,是一滿頭白發的孩童。他隻有五、六歲的樣子,可看起來神情恍惚,臉上毫無血色,似乎承受著莫大的痛苦。孩童破舊的衣衫,幾欲遮體不住,心善的蘇昌自是心中不忍,將長衫褪去,裹住孩童。

又將孩子抱了起來,仔細的打量著他。從小本就是孤兒的蘇昌,最見不得別人的孩子受苦。何況他和這孩童也算有緣分,不如將他帶回家裏撫養。念頭剛剛閃過,他隨手一孩童的額頭,卻發現這少年額頭發熱,似乎得了嚴重的傷寒。蘇昌也學過幾年的醫術,當下一把脈搏,已知他的傷寒不隻一二日了。瞧他痛苦的表情,蘇昌當即抱起了他,急匆匆的朝著蘇家跑去。

一場遲來的秋雨突然而至,淅淅瀝瀝,滿目雨絲。蘇昌手中緊緊地捧著那孩童,在瓢潑大雨中焦急的奔跑著,地上濕泥遍布,蘇昌不知在雨中摔了多少次,但他仍舊是起身不顧一切的向前跑去。

來來往往打著油紙傘的路人紛紛側目,不少人認出了他,可他們從沒見過這樣失去冷靜的蘇昌。在他們眼中,蘇昌一直是一位溫文儒雅而又健談穩重的男子,可如今一瞧,眾人皆是怔住。

這時,細心的人忽然發現,蘇昌手中好像捧著什麼東西,有眼尖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他懷中的是一個五、六歲大的男童。他臉上蒼白如紙,雙眼緊閉,時而凝眉,似乎忍受著莫大的痛苦。

蘇昌就這樣一直抱著他,在雨中狂奔,完全不理會眾人驚疑的目光,朝著遠處的家跑去。

蘇家從祖輩便是書香門第,雖說家中不似那般大富大貴,但是倒也不愁吃穿,下人小廝約數十位,府中且有武功高強之輩鎮守,祖輩亦有為官者。因此,蘇家的日子過得倒也十分安穩。

如今,蘇昌一回來,數十位打雜的小廝看到他狼狽的樣子,皆是一怔,還未等回過神來,蘇昌已經喊道:“快去準備一些傷寒的湯藥。”

眾人才反應過來,紛紛點頭而去。

霎時,一位衣著樸素的婦人迎了上來,手中撐著一隻琉璃色的油紙傘,從她的臉上能瞧出她的擔憂之色,忽然她看到他懷中的孩童,不由一怔,訝然的問道:“這孩子是……”

“我在隱河岸邊撿到的孩子,他感上了風寒可能不是一二天了,你看這孩子的衣衫多單薄,肯定受了不少的苦。我若是再對這孩子棄而不管,恐怕他會過不了今晚……”蘇昌臉上露出幾分不忍,將孩童輕輕地放到了屋中。

婦人沒再說什麼,輕輕挪步走去,垂眸望著那四歲孩童的臉,盡是十分的俊俏,她不由的掩口輕笑了幾聲,眼中滿是溺愛之色,隨後輕歎道:“這麼多年了,我也沒給你……”

“柳妹,我知道你想說什麼。當初要不是你離家出走跟了我,我現在還是一個人,這麼多年你一直陪伴在我身邊,其實我應該謝謝你才是。這孩子既然讓我遇見了,也算是一種緣分,從今以後,我們撫養他成人,柳妹你看這樣好麼?”

那婦人眼中帶著水霧,輕輕地點了點頭,笑了出來。

因為蘇昌是在隱河撿到他的,因此,這孩子就被他起名為蘇隱。

而年幼的蘇隱,喝下驅寒湯藥之後,經過三天三夜這才悠悠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