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滄海桑田 佛堂之辯(1 / 1)

“心明,聽聞你們大雷音寺最著名的修行法門乃是中古時所留存的《大勢至念正仁心經》九篇,可有此事?”莫神機負手瀏覽著四周的景色,看著遠處絡繹不絕的香客,嫋嫋的燃香青煙,隨後對著前麵帶路的心明問道。

“阿彌陀佛,回施主的話,的確如此,此真經傳自我道四祖仁慧佛祖。全本共計三十六篇,計九十五萬言,分釋、渡、仁、念、淨、慧、忍、恕、容九章,本寺所得為渡、仁、容三章中的九篇。此事其他佛門也是知道的,不知道友為何有此疑問,若不涉及門內隱秘,貧僧皆可為施主解惑。”心明止住手中的念珠,轉身雙手合十對莫神機說道。

“據我所知,此經並非是大雷音寺最初的創寺佛經,而是後來才被貴寺尋到,供奉為至寶的。”莫神機輕輕點點頭,回憶著天機簿上的內容,淡淡的說道。

“的確如此。”

“它出自珞珈山,得到它的也是空明大師。”

“是,太師叔祖於二萬三千多年前將此真經帶回本寺,從那時起它便被供奉為本寺鎮寺根本。此後曆次大型法會皆有對此經的探討論述。”心明微笑著說道,麵容也變得十分自豪和向往。

莫神機還欲繼續發問,可就在這時,山頂鍾聲響起,六聲厚重的鍾聲打斷了莫神機等人的談話。

“兩位施主好運氣,此刻太師叔祖的講法已畢,貧僧這就帶兩位前去虔心堂稍坐,隨後會去通稟太師叔祖,請隨我來。”心明衝著山頂恭敬的一拜,轉動念珠默念了一遍清心咒,隨後起身笑著對莫神機二人說道。

“有勞。”莫神機望了望山頂,感受到放出的神識被山頂上的功德佛光阻隔,笑了笑亦不再追問,平靜的說道。

“施主客氣,請。”心明轉身從容的在前領路。

順著小徑,穿過不少廟宇,來到距山頂已經不遠的一片小型建築群前。四周巨木林立,雲霧在周圍的樹幹間繚繞,時隱時現,環境清幽,別有一番韻味。

“請二位入堂稍坐,歇息片刻,堂內自有香茗,齋點可供施主品嚐,貧僧暫且告辭。”心明推開虔心堂的紅木大門,抬手請莫神機和靈嫣步入堂內,隨後接過靈嫣遞來的拜帖收入袖中,雙手合十緩步退出堂內,關好房門,向山頂走去。

………

“原來是沿襲了佛四祖和佛九祖的部分道統,難怪。”莫神機坐在幾案旁的蒲團上,若有所思的看著四周精美的的佛像及經文等物品。

“大雷音寺自立寺至今已有近兩千三百萬載了,期間雖多有波折,卻一直屹立不倒,仙道現在唯有不多的幾個聖地方可與之相比了,可見其底蘊之深厚。而且寺中除了空明大師之外,還有了塵、空留、空緣三位大師,皆證得了羅漢果位。天機樓主曾經偶然見過其中的空留大師,曾私下說過:以空留大師的淵深佛法修為加之其本命佛器七寶降魔杵,與人交鋒已然立於不敗之地。而他在大雷音寺的排位還在空明之下,位列第三。因此前輩萬萬不可有輕視之心。”靈嫣端正的坐在莫神機旁邊,對其小聲說道。

莫神機挑了挑眉,手指敲打著桌麵,沉默不語。隨後在靈嫣驚訝的目光下抬手將一碟素糕放在其麵前,便開始閉目養神。

………

半個時辰後。

一聲輕微的門軸轉動聲後,一位身著幹淨的深褐色僧袍中年僧人緩步走了進來。其手中緩緩扣動著一件采用萬載雷擊木為原料做成的佛珠,珠體上刻滿了金色佛經,寶光內斂。

其先是向堂內諸佛等畫像雕塑深施一禮,然後才慢慢坐在莫神機對麵。

“阿彌陀佛。貧僧空明來遲,讓二位施主久等了,罪過罪過。”空明大師低頭施了一個佛禮,口中緩緩說道。

“大師要去教化眾生,自然是位大忙人,來的晚些自也無妨。”莫神機睜開眼,目光銳利的注視著麵前的和尚,聲音平淡的說道。

靈嫣看著莫神機的表情,放在膝上的雙手微微握緊,心情十分緊張。

“莫施主說笑了,世人有善惡之分,貧僧不過是想讓善者終有好報,使惡者能夠洗心革麵罷了,為此略盡微薄之力,不敢妄談教化眾生。”空明一手立於身前,一手放於膝上,麵容和善的說道。

“大師謙虛。不過,如此說來,入了貴寺的皆是些惡人嘍,大師果然功德深厚啊。”莫神機看著對麵一直穩坐不動的空明,微笑著說道。

“非也,佛說眾生平等,善惡不過隻在一念之間。若善者入我佛門可以更加善良,惡者入我佛門可以不再為惡,天下人皆入我佛門,豈非天下太平?若如此,即便貧僧舍了這身皮囊,想來也是值得的。”空明也微笑著看著莫神機。

“我想大師的這個宏願到最後怕隻是一場鏡花水月吧。”莫神機輕輕轉動著茶杯,抬頭輕笑道。

“鏡非鏡,花非花。人們是活在塵世中或活在塵世外,自己是自己還是不是自己,這個世上又有幾人能分辨的清呢,施主您說對否?”空明不為所動,平靜的看著莫神機,緩緩轉動著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