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經來白馬寺(1 / 2)

【推薦】【收藏】【投票】【留言】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1

經來白馬寺,僧到赤烏年。

白馬寺是中土第一加藍,傳聞昔日大唐僧人玄奘西天取經,便是由白馬馱經,此處的“白馬”正是此意。

這白馬寺便在洛陽東郊五十裏外。

清晨,白馬寺的住持一葉大師知自己即將圓寂,便將自己門下弟子召到院中。

然而,一葉大師禪理通曉,自然知天命,生老病死對於他而言,也不過是一個修煉的過程,所以即便是知道自己此刻已經要離開人世,他的眉宇間依舊平和、真切。但他門下弟子卻各自悲慟,有的甚至忍不住哭泣起來。

一葉大師見此,便道:“現在這軀殼即將壞去,但我在這世間沾染的一點閑名卻還沒有出去,你們誰能幫我去除呢?”

院中弟子無人能應,隻是一片寂靜。

就在這眾多僧侶中,有一白衣少年,他坐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裏,沒人注意到他,他也好像不會去注意任何人。

可是他的白衣卻實在太白,白得如同冰,白得如同雪。

眾人不注意他的時候,他卻偏偏要說話,不但說話,而且說得非常的大聲,隻因他在問一葉大師。

“請問大師法號!”

話音剛落,院子裏立刻鬧哄哄的,眾僧侶均以一種氣憤的語氣責備著這白衣少年,道他目中無人。

誰知,一葉大師卻哈哈一笑,大聲說道:“好!好!這一下,我的閑名總算是去掉了!”

司馬遷的《史記》中有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生在世,皆有一個名字,隻因有了這個名字,世人便會評你是非功過,或批評你,或讚美你,這名字便成了你的累贅。可是,天下能拋棄名利的人,又有幾個。

直到此刻,眾僧侶才知道這白衣少年剛剛問一葉大師法號,正是幫一葉大師去掉了這世上的閑名---------一葉大師並非一葉大師,他是誰,他隻是個無名無姓的人,生不帶來任何,死也不帶走任何。這正是佛家最高境界的返璞歸真!

在座僧侶無一人可參透這禪境,而這白衣少年卻可做到。這白衣少年是何人?

他當然是黎殤!

除了天下獨一無二的黎殤,還有誰能做到!

一葉大師向著黎殤看去,突然如同雷擊一般,他對死亡猶不畏懼,可是此刻卻怎麼會露出那樣驚訝的表情。

一葉大師入住白馬寺,已經是十五年前的事情,十五年前,黎殤還不過是四五歲的孩子,為何一葉大師見到他會這樣的驚訝?

“像!實在太像!”一葉大師不自信的細聲呢喃道。

黎殤像誰?

難道是像一葉大師的故友?

可能是故友,也可能是債主。

一葉大師沉聲問道:“敢問施主姓名?”

黎殤懶懶的站起身來,他的白衣似是不沾染任何灰塵,而他的淡色的眼眸,也如同他的白衣一般,沒有任何的塵土----------清澈卻又帶著一種憂傷。

他嘴角還是那抹笑容-----------譏諷、冷漠,卻又無比迷人的笑容!

“你既不願帶走世上閑名,又何苦要問我的名字?”黎殤淡然的回答。

一葉大師冥思片刻,終於豁達,雙手合十,“多謝施主渡我!”

說完,一葉大師便閉上了雙目,眾僧侶便知他們師傅已經仙逝,悲慟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