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月篇 序(1 / 2)

序(拚音:xù),通常指次第,排列次第的意思,如:順~,~次;還有開頭的意思,如:~言;此外,古代指送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容多是對於所贈親友的讚許、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

中文名序

拚 音xù

注 音ㄒㄩˋ

五筆ycb

讀音

[xù][ㄒㄩˋ]

部首筆畫

?序鄭碼:tgxi,u:5e8f,gbk:d0f2

五筆:ycb

四角號碼:0022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e8f

筆畫數:7,部首:廣,筆順編號:4135452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廣予

漢字部件分解:廣予

筆順編號: 4135452

筆順讀寫:捺橫撇折捺折豎

釋義

次第:順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數。

排列次第:序次;序列。

開頭的,在正式內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論。

古代指送別贈言的文字。

指季節:四序。

古代地方辦的學校:庠序。

序的度量單位為“熵”

“序”字詞語

1.序跋 xù-bá[preface andpostscript]序文和跋

2.序齒 xùchǐ

(1)[arrange seats,in order of age]以齒(表年齡)為序。按年齡大小定宴會席次或飲酒次序燕毛,所以序齒也。——《禮記·中庸》;

(2)也作“敘齒”敘齒於兄小十年。——韓琦《次韻答趙少卿》

3.序詞 xùcí[prologue]演說、表演或非戲劇的文學作品的序言或導言

4.序次 xùcì

(1)[order]∶順序按年齡序次排列

(2)[lay out in proper order]∶指篇章的排列順序

詞性及示例

?序(形聲。從廣,予聲。從廣(yǎn),與房屋有關。本義:東西牆)《爾雅》:“敘,緒也。”《毛傳》:“序,緒也。……“序”通“緒”,自然也與“敘”同義。(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76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序跋。序也作“敘”或稱“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或出版意旨、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問題的研究闡發。“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麵(也有列在後麵的,如《史記·太史公自序》),列於書後的稱為“跋”或“後序”。這類文章,按不同的內容分別屬於說明文或議論文,說明編寫目的、簡介編寫體例和內容的,屬於說明文。對作者作品進行評論或對問題進行闡發的屬於議論文。學過的“序言”有:《〈呐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指南錄〉後序》《伶官傳序》等。

古代另有一種序是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容多是對於所贈親友的讚許、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即是作者寫給同鄉晚輩的贈序。還有一種是寫在詩歌前麵的序,叫“詩序”,多交代所詠故事的有關內容或作詩的緣起。如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白居易的《琵琶行》、薑夔的《揚州慢》等,前麵都有一段序。

另外:庠、序又是學校的名稱。《禮記》:“序,夏後氏之序也。”《王製》:“夏後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序”起初是教射的場所,後來發展成為奴隸主貴族一切公共活動如議政、祭祀、養老的場所,也是奴隸主貴族教育子弟的場所。

xù【動】依次序排列〖order〗序賓以賢。——《詩·大雅·行革》。毛傳:“言賓客次第皆賢。”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時天下分九州,秦原居雍州,六國分居八州。)——漢·賈誼《過秦論》又如:序齒排班(序齒);序位(安排位次);序立(按品級站立)

敘述,敘說〖narrate〗行巡按禦史覆勘,再為議序以侯俞旨施行。——明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題敘毛文龍奇捷疏》彼此序了幾句閑話。——《老殘遊記》又如:序齒錄(記載有關個人家事生平姻親及其他情況的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