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羅蘭沉思這些問題的時候,他的秘書拿著弗蘭克寫的緊急備忘錄走了進來。美國第三號大買主--蓋爾威子公司已經通知蓋爾威公司,它要減少原訂貨量的35%,原因是"市場情況不穩定"。羅蘭還應把賭注下在明後兩年美國市場隻會逐漸縮減而不會全麵崩潰上麵嗎?要是那樣的話,公司就有可能實現多樣化經營,而且還不致失去在美國設立的公司。
羅蘭的問題在於把握不準市場的變化速度。目前還缺乏一些重要的信息,而現有的信息又不十分可靠。不過,應當認為需求的急劇下降是完全有可能的,盡管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市場占有率的下降。
可以用三種辦法來減少這種不確定性:
1.等到獲得更新更可靠的信息以後再行動。這種辦法有明顯的缺點。等待可靠的信息所付出的代價是不能采取及時的行動,從而有減少收益的危險。
2.根據以下兩種推測采取冒風險的行動。一種是美國市場可能逐漸縮小但不會全麵崩潰;另一種是美國市場的行情在下一年度就會突然下跌,這種辦法的缺點與第一種同樣地明顯,因為沒有確定的理由說出哪一個決策是正確的,可能意外地做出正確的決定,但隻是出於偶然。所以也同樣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二者所冒的風險都無法估計。
3.認為這兩個備選市場的變化是等概率的。除了對兩個市場的偶然性變化同時采取相應措施外,這一解決辦法也是有一定的缺點。實施某一種行動方針的費用可能會落空,因為行情隻能隨一個備選的市場而變化。
對這三種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的評價表明,最後的決策基本依賴於羅蘭甘冒風險的意願。假設蓋爾威公司的目的在於長期的發展加上適當的利潤,決策則應采納第三種方案。無論如何,第一種方案會導致生產縮減、營業額下降,因為行動落後於時間,而且時限太長,第二種方案有時會導致同樣的後果,有時又不會導致營業額下降,但不能估計後果究竟是哪一個。這樣的決策隻是靠碰運氣,所以不可取。
第三種方案是惟一能保證沒有較大的生產縮減和營業額下降的方案。它允許在應付似將發生的危機的同時把成本降到最低程度。為了確定歐美兩個市場所必需的短期生產比例,還必須多收集一些有關蓋爾威公司成本結構的信息。目前可以暫定60%-80%的成本用於生產美國市場所需的產品,20%-40%的成本用於生產歐洲市場所需的產品。一旦獲得新的信息--例如在預期的訂貨合同中再有削減,那麼,各自的比例還須作進一步調整。
除了上麵提到的關於成本問題的考慮之外,第三種方案還有其他幾個優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它的靈活性。它不僅考慮到市場波動,而且還提供了適當的基礎,使公司能夠快速適應變化不定的環境。這對短期利潤雖然有些影響,但在長時期內可使利潤收入達到最高點。這樣,蓋爾威公司就不會受市場變化的支配了。
在進行經營管理決策時,經常要麵臨風險,成功的商人不懼怕風險,但是,他們會權衡得弊,努力找出風險最小的決策。敢於冒險是成功企業家的特質;善於回避風險則是企業家成功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