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薄弱的物種界限(1 / 1)

最初的肇事者是嗜吃芒果而且吃相難看的狐蝠。而結果是110萬頭豬被殺,105人死亡,並且發現了一種威脅人類健康的新病毒。

1998年,當尼帕病毒風波乍起時,它就像一出三場的戲劇:蝙蝠、豬和人類輪番登場,與最初的微生物在地球上傳播疾病和災難的方式如出一轍。不知怎麼,病毒就從一個物種傳到了另一個物種,然後又是下一個物種,結果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現在,疾病研究人員的目光又聚焦在了導致非典型肺炎全球大暴發的冠狀病毒上,他們越來越傾向於懷疑,這種2002年秋天出現的疾病也有類似的傳播過程。他們正在研究所有可能成為人們盤中餐的動物——從靈長類到爬行類,它們都有可能是病毒傳播到人類的途徑。

波士頓兒童醫院的傳染病負責人肯·麥金托什說:“它不可能是從原始沼澤中冒出來的。”

他曾在20世紀60年代參與發現了冠狀病毒,人類感冒病毒的1/3都是由它所致。

雖然聽起來有點像是羅賓·庫克的小說,但事實是人類有3/4新出現的疾病是緣自動物,並從一個物種傳到另一個物種。想想看,2002年導致美國284人死亡的西尼羅河病毒就是蚊子帶給人們的;少見但致命的漢他病毒來自波氏白足鼠;艾滋病病毒則源於大猩猩。

病毒和細菌能夠變著法兒地寄生於那些免疫係統對外來入侵者特別薄弱的新寄主。

由動物傳播到人的傳染病會因病毒和細菌的基因進化而變得更有殺傷力。由於這些病原體複製速度極快,它們經常會產生異於祖先的下一代。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差異不會很大,但間或會發生一種蛋白質或酶的關鍵變化,從而促使病毒攻擊新目標。

邁阿密大學傳染病學專家吉奧·巴拉科說:“病毒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生物,它們複製遺傳物質的機製也很原始,而且這一機製經常會出錯。一般來說,突變會造成某種缺陷,使它們無法存活。但有時突變也會增強病毒抵抗某種抗生素的能力,或使它們在特定環境中生存,或是影響其他物種。”

流感病毒的基因結構就像是一串含有基因組的珠子穿成的項鏈:把其中一顆珠子變成病毒的其他株型,就產生了一種新的流感。

豬是一種病毒發生突變的高效孵化器。它可以同時感染一種禽類傳播病毒和一種人類傳播病毒。兩種病毒在豬的體內交換遺傳密碼,進行了病毒的重新組合——結果就產生了一種新的流感。

1998年,馬來西亞流行一種神秘的疾病,病人會出現高熱、肌肉酸痛,甚至致命的腦水腫。疾病從馬來西亞半島北部開始,在7個月的時間裏席卷全國,導致105人死亡。

在尋找疾病源頭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最終追溯到了一個大養豬場,這裏被確定為尼帕病毒的發源中心。他們發現,蝙蝠經常光顧養殖場的芒果樹,在飽餐之後會留下大量殘渣。豬圈裏的豬吃的剩芒果中帶有含尼帕病毒的蝙蝠唾液。雖然這種病毒沒有使蝙蝠患病,卻使豬出現了頻繁幹咳的呼吸道症狀。疾病專家發現,發病的人類與豬感染的是同一種病毒。

許多科學家說,在當今世界病毒更容易跨越物種的界限,因為工農業的發展無情地破壞了原來阻隔疾病的生態屏障。而且事態發展又往往會產生非預期後果:為了控製疾病流行而屠殺大量的豬,結果卻反而加快了病毒的擴散。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特殊病原體分部負責人托馬斯·克西翁熱克解釋說:“如果我有2萬頭豬,每頭值100美元,而現在因為它們有病有人要將之全部殺死,那我就會想辦法到別處去把它們賣掉。人的貪婪也成了疾病蔓延的一個因素。”

克西翁熱克曾積極參與過破解SARS謎團的工作。這種病毒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克西翁熱克和其他疾病專家認為,SARS病毒不太可能來自於大量買賣的豬、雞等家禽家畜。因為假使是這樣的話,鑒於這種傳染病對家畜交易的經濟影響,它早就應該被發現了。因此,他們決定用研究流行病學的老辦法,追蹤首批SARS感染者曾經去過哪裏,以及他們接觸過什麼動物。他們的調查結果將有助於更好地了解這種病毒,並找到治療和控製方法。

從中我們也可以進一步了解,為什麼病毒會從一個物種傳播到另一個物種,盡管人們不斷試圖幹預,但這一過程仍然如故。麥金托什說:“這有點像是企圖阻止小行星撞地球。然而它總是會不斷發生。所以我們應該從力所能及的方麵去想辦法——好比提醒人們係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