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即是老太君壽辰,水澈同婉如一早打扮好了去萱暉堂辭別太妃,太妃斜倚在臨窗軟榻上,靠著石青金錢蟒引枕,身上隻搭了青緞銀絲薄被,見婉如雖是盛裝打扮,但因小產不足月,麵色略顯蒼白,便吩咐香蓮道:“去把我那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步搖拿來,給三奶奶添妝。”婉如忙磕頭道:“媳婦兒怎能收母妃如此貴重的東西。”太妃笑道:“你正是花嬌柳嫩的的好時候,在能打扮的年紀兒,就該好好打扮,等到了我這年紀,再打扮也沒人看了。”說著接過步搖,親手給婉如插在鬢間,鴿卵大的紅寶石嵌在烏發間熠熠生輝,襯的婉如麵似桃花含羞,膚似白雪沁香。太妃端詳了半日,滿意的笑道:“這步搖顏色豔麗,一雙鸞鳳交頸和鳴,可是好寓意。我年紀大了,戴不著這些鮮豔的東西。”婉如忙磕頭道:“謝母妃賞。”太妃又對水澈囑咐道:“今日那府上必忙的不可開交,你這做女婿的不能一進府就坐了起來,能幫襯著的也搭把手。”水澈笑道:“兒子知道。”太妃又囑咐了幾句,便催著他們出了門。
臨上轎前,水澈回頭對婉如笑道:“這步搖可是父王送給母妃的,母妃一直珍藏著,今日就這麼給了你。這原是我疏忽了,你嫁過來我也沒送你什麼,回頭讓萬寶樓將時興的珠寶首飾都送來,你盡著挑去。”婉如不想太妃還這層意思,暗暗感念太妃的好意,忙推卻道:“我一個人能戴多少,三爺快別費心。”水澈笑道:“你有的和我送的,總不一個意思。”說罷低頭上了轎子。婉如抿了抿嘴,由丫頭扶著上了後麵的翠蓋珠瓔八人轎,一路鳴鑼而去。
剛轉過安國府的大街,就見路邊上車馬紛紛,人影簇簇,大轎小轎綿延三四裏地,仗劍見轎子已不能前行,遂上前隔著簾子問道:“三爺,前麵車轎擁擠,爺是等等還是就在這裏落轎?”水澈尚未答話,後麵已有人大聲吆喝:“前麵是誰家轎子,讓開讓開!擋著我們爺的路了。”言語間甚是無禮。王府的小廝哪裏受過這等輕慢,就要嗬斥,水澈已開口:“讓!”即便這裏讓了路,轎子也過不去,少不得大家都停了轎,各府太太夫人的轎子轉道從偏門入了府。這裏剛落轎,國公府各位爺便迎了過來,今日來的都是姻親,各房出嫁的姑太太,姑奶奶俱回娘家為老太太賀壽,等閑怠慢不得。水澈低頭出了轎子,國公府長房長子花熵修已上前拱手笑道:“勞妹夫在此止步,都是我們安排不周。”水澈笑道:“哪裏,不過幾步路。貴府人丁興旺,老太太好福氣。”後麵又一人出轎子道:“這也太擁堵了些,讓我們拋頭露麵的成什麼樣子。”此人正是婉如名義上大姐夫,因婉如庶長姐婉妍是其側室,又生了唯一的兒子,因而對婉妍也高看了幾分。饒是如此,今兒能來也是屈尊降貴,很是給安國府顏麵。花熵修忙賠禮道:“妹夫兩三年也來不了一趟,今兒貴腳踏賤地,還請多多海涵,裏麵請!”這聲妹夫,算是花家托大了。這位大姐夫就這麼從水澈麵前走了過去,水澈隻淡淡一笑,並不在意。
進了府,離開宴尚早,眾太太夫人奶奶小姐們俱在老太太房裏陪坐,隻聽滿屋鶯聲燕語,環佩叮當,好不熱鬧。花府老太太高坐搭團菊吐蕊紅木榻上,下麵出嫁的女兒孫女圍了一圈兒,老太太拉過這個女兒看看,又拉著另一個孫女瞧瞧,一時感慨唏噓歲月流水,當年在膝下蹣跚學步的女孩兒都為人妻,為人母了。大太太見老太太有悲戚之色,忙湊趣道:“這都是老太太福氣大,如今兒孫滿堂,這京城誰不羨慕。”二太太也道:“正是呢。我們府上的女兒各個容貌性格出挑,出去誰不誇讚,這都是老太太調教的好。”老太太笑罵道:“快住嘴吧,越說越上來了。”如此大家說笑一陣,三太太見老太太麵有倦色,遂道:“如今離開宴尚早,讓姑太太姑奶奶們逛逛園子,也看看娘家的景兒。”一位性情爽利的姑太太撫掌笑道:“正是這話。好多年不回來一趟,可要到處逛逛才不白來。我們去映月湖泛舟賞葉,那岸上的紅葉隔著水看才是妙景兒。”另一位姑太太笑罵道:“都什麼年紀了,還是這麼個性子,當心掉湖裏喝幾口水才好呢。”老太太看著女兒們,笑道:“我年紀大了,上不得船,你們既有這個興頭,可不能辜負了。”遂吩咐大太太:“你陪著太太們。讓他們小輩也去看看,很不用拘在這兒,孫媳婦兒們都陪去樂一樂。”一時眾人告了罪,簇擁著往湖邊行去,早有婆子準備了四五艘遊船並歌姬舞娘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