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逃呀,快逃呀,清兵就要來了!”

“趕緊走吧,再不走,腦袋就沒了。”

蜂窩一樣的人群瘋狂的擠向了揚州城的四個城門,大有不擠破城門不甘休之意,可是,才擠了沒有一會,就聽城門外有人大喊:“不好了,清兵在外麵殺人了。”一股血腥之氣瞬間彌漫了城門口狹小的空間,人們驚慌失措,紛紛的往回擠,前麵的人在拚命的向後擠,後麵的人還不知緣故,在拚命的向前擠,於是,無數的人被別人踩在了腳下,哭的,喊的,叫的,城門口頓時成了一鍋熱粥一樣,沸騰而又隱含著殺傷力,可是為了活命,人們還是不顧一切的擁著,擠著,隻希望躲過這場浩劫。

若香站在自家的院子中,習慣性的皺了一下眉頭,哎,聽說外麵的清軍已經攻打進來了,悠悠歲月,朝代更迭,自己隻不過是微小的一粒浮塵,在這個動亂的年代,可能能夠自保就已經不錯了吧.

“小姐,你怎麼還在這裏呀,老爺夫人都在找你呢,東西都收拾好了,快走吧,一會兒清兵就要進來了,那時候可就走不了了。”一個小女孩過來拉若香,帶著一種憐憫的情愫。

“你們走吧,我不想走,就在這裏就很好。”若香淡淡的說,走,又能走到哪裏去呢,天下都是滿人的了,自己一個女子又能躲到哪裏去呢?

若香正在神思遐想,夫人跑了過來:“若香,快走吧,別傻了,清兵一來就什麼都晚了。那些人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這位,就是若香的娘了,她待若香是真的好,若香還是不能回避的,她不想讓一個愛女兒的母親傷心:“娘,我不想走,清兵就在城門外,又能走到哪裏去,還不如在家裏呆著,可能還好一些。”

“可是,那些清兵可是殺人不眨眼的,他們進來了,我們就完了,趁現在還能走,我們去杭州你姑媽家先躲一陣子,等朝廷把清兵給打回關外去,我們再回來,好不好,女兒?”婦人小心的看著若香,那眼神,讓若香有點不忍心。

“娘,沒用的,清兵最終會占領揚州,杭州也不例外,全中國都不例外,到哪裏都是一樣的。”現在的大明朝廷已經是千瘡百孔,剩下的那些軍隊又有多少是有戰鬥力的呢,負隅頑抗,隻不過是在拖時間而已,想到這,若香不禁笑了一下。

“啊,什麼?你怎麼知道?”婦人呆了一下,她隻是一個安分守已的婦道人家,不像女兒,從小就讀了那麼多的書,她隻能寄希望與朝廷,而無法像女兒一樣有著先見之明.

“噢,”愣了一下,若香想到,自己的話說的太滿了:“我猜的,清兵把李自成都打跑了,明朝的軍隊也散了,還有誰能救我們呀,現在清兵最厲害了嘛!”

“你這話可別讓你爹聽見,他會氣瘋的,你這孩子,你從前從來都不關心這些事的,怎麼現在卻有這麼多的想法,真奇怪。”婦人歎息了一聲。

噢,還是介紹一下若香的家吧,她父親姓柳,叫柳康,是揚州城裏的一個綢布商,生意做的挺大,也很熱衷於政治,一心想買個官當當,但是政局一直都不穩,他的心願也就沒實現,可他擁護明朝的心,還是挺堅定的,這不,為了抵抗清兵,他還捐了很大的一批綢緞來支援軍隊,也算是一個愛國的商人了。她母親是一個典型的家庭婦女,女紅手工做的一流好,就是大字都不識一個,她隻生了若香一個女兒,今年十六歲了,愛若珍寶,可是她遵從丈夫的意願,從小就讓女兒讀書識字,所以她會對若香有自己的見解覺得不可思議。還有幾個人也是這個家的重要的一員,柳康一共有三個姨娘,她們共給柳康生了四個兒子,其中有兩個孩子早夭了,現在就是大姨娘的兒子若基,十二歲,二姨娘的兒子若鼎,七歲,都是在家裏和兩位先生讀書識字,希望以後能把柳家發揚光大。再就是家裏那幾十個男女仆婦了,都是柳家或是買,或是雇來的,倒是也有幾個人是忠心耿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