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郵局寄完東西,生產隊的驢車到了半下午才回村裏的,現在時間還早,兩人打算在鎮上好好逛一逛,買點年貨回去,他們夫妻攢了不少票,有些票是有時間限製的,他們打算在過期之前花掉,買一些日用品回去。
“珍珍,過年的時候,給咱爸媽錢,他們肯定不要,一會去商店買點布,回去你給咱爸做一身衣服吧,咱爸那身衣服我看已經磨得不像樣了,爸經常去外麵開會,穿一身好衣服也敞亮。”沈安平說道。
“再去買點年貨。”兩人在商店裏頭扯了十七尺布,又買了不少糖果,兩人從商店出來,正好碰到來采購的何大娘。
“何大娘,您怎麼來的?”王村鎮離農場可不近,走路得一個多小時,何大娘的身子骨不太好,沈安平往外四處張望了一下,沒有車,開口問道。
“我走路過來的,快過年了,我來商店買點布給兩個孩子做身新衣服,這是你愛人吧。”何大娘看到沈安平身邊的張珍珍問道。
“是,是我媳婦,這是我媳婦珍珍,這是陳晨的奶奶,何大娘。”何大娘在農場裏居住了兩年,深居簡出,除了買菜買麵去一趟商店之外,從來不在林子外麵露麵,因此兩人不認識。
“何大娘,您好!我聽安平說過您,這次可算是見到麵了。”張珍珍一聽是陳晨的奶奶,就反應過來這位到底是誰。
“安平,你媳婦長得可真俊。”何大娘之前就聽說,沈安平媳婦長得是他們這一片有名的俊俏,今日一見,果然長得俊,一臉的福相,皮膚白皙。
“何大娘,您要買的東西多嗎?我和安平在這裏等著您。”張珍珍見老太太雖然麵黃肌瘦的,衣服雖然破,但是洗的幹幹淨淨的,頭發也梳得一絲不苟,目光柔和,通身的氣派也不是平常人家出來的。
“不用了,你們兩個趕緊回去吧,不用等我這個老婆子。”何大娘怕給沈安平夫婦惹上麻煩,說道。
“何大娘,沒關係,等您買好了東西,咱們一起回去,安平也能幫您把東西送回去。”張珍珍說道。
何大娘見沈安平夫妻心誠,也沒有多說別的,進了商店,選好布料,選的不多,就夠給孩子們做衣服的,最後在從口袋裏掏出一毛一毛的零錢,數夠了錢數,交完布料錢,老太太手裏就剩下不到一塊錢了,老太太猶豫了一下,告訴售貨員給她來五毛錢的花生豆。
“售貨員,不用了。”張珍珍見老太太買花生鬥,急忙開口攔下來,這大概是老太太手裏兜裏最後的錢了。
“哎哎,我說你們到底買不買東西,沒錢就別擋路,沒看這麼多人在排隊嗎?”售貨員的臉色立刻就變了,拉得老長。
“何大娘,咱們走吧。”張珍珍氣呼呼的拉著何大娘出了商店,什麼人,就這德行的人還當售貨員,這生意還能好得了,張珍珍忘了現在不是二十一世紀,是物資匱乏的六十年代,供不應求,東西根本就不愁賣,因此這個年代售貨員各個都眼高於頂。
他們幾個人出來就往回走,也不等村裏的驢車了,也省了午飯的錢,張珍珍把老太太的東西都放進沈安平的背簍裏,讓他背著。
“何大娘,這花生、板栗、核桃之類的,您就別買了,等咱回去了,到家裏給您拿點就成。”山區別的東西可能沒有,山貨是絕對不缺的,送到換購點也不能換幾個錢。
三人走了一個多小時,這才走到杜家村,何大娘走到村口,就停了下來,打算繞過村子,走更遠的路回農場。
“何大娘,沒關係,進村吧,來家裏坐坐。”張珍珍開口邀請,正值午飯時間,村裏幾乎看不見人。
何大娘說什麼也不進村,兩人實在是沒有辦法,在村口拉拉扯扯也不是個事,於是說道:“何大娘,這樣吧,你去北邊村口等著,我們回家給您拿山貨。”
看著何大娘走遠,兩人急匆匆的趕回家,別的也不多交代,從家裏裝了半截山貨,拎起來就往村北走去,果然何大娘已經等在這裏了。
“安平哥,何大娘,你們怎麼在這裏?”沈安平正在把東西給何大娘放在背簍裏的時候,聽到延年的聲音。
“大娘,陳晨不是說你去王村了嗎?”緊接著張明書說道。
“安平哥和姐姐今天也去了王村,肯定是半路上遇到了,何大娘,陳晨他們還等著您回去做飯呢。”也不需要他們兩人回答,張延年就說道。
“何大娘,您趕緊回去吧,孩子們還在家等著呢。”沈安平看了這小哥兩個一眼,這兩個臭小子什麼時候認識何大娘的,按下心裏的疑問,對何大娘說道。
“行,那我先走了。”
“大娘,你慢走啊,告訴崔大伯,我們明天還去。”“是呀,大娘,明天我們還去捉鳥。”
看樣子,這小哥兩個和何大娘、陳晨他們不是一般的熟悉,沈安平打算回去就審問這兩個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