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幕下,點點星斑似宏偉棋盤,連綿的山巒,如巨龍般俯臥大地,仿佛已入沉睡,等待黎明的來臨。
一座去向山林深處的大路旁,坐落眾多小土坡,細細數之,足有十九之數。
每個小土坡前,都有半人高的小門洞。
洞圓,半徑二尺,時不時有身穿麻衣,渾身灰土的小孩,神色各異,從大路盡頭走至土洞前,弓著身子,彎著腰,鑽進大小不一的土洞內。
原本平靜的小土崗卻被一聲喝罵聲打破。
“小畜生,今天就這點收獲還想吃飯,土都不給你留一口,給我在門口好好想想,怎麼裝可憐,去討好你的衣食父母,不然餓死你都活該!。”
話落,便出現一位年仿十五左右的少年身影,從眾多小土坡中一處最大的土洞爬了出來,緊隨其後,便是一位氣急敗壞,一臉凶相的大漢。
大漢膀大腰圓,和爬出來的瘦弱的少年,形成鮮明對比。
尤其在大漢看到少年唯唯諾諾一臉擔驚受怕的懦弱模樣,更是氣不打一出來,狠狠的上前踹了少年腹部幾腳,怒罵一聲“廢物,今晚就是凍死你都是便宜的。”便不在理會劇痛忍受的少年,彎腰向土洞內走去。
少年名為林陽,聽說還在繈褓中便被路過而聽到哭聲的大漢帶了回來。
因為當日陽烈當頭,且在林山之中發現他,便取名林陽。
原本一切都向好的發展,奈何人生不如意,事不如人願,因為大漢的好吃懶做,沾染了賭習,辛苦積攢的家當不僅敗光,討的一位夫人也跑了,憤慨之下,對當時隻有七歲的林陽,不是打就是罵,導致林陽如今十五年紀,見人就怕,性格也變的膽小,懦弱。
不僅如此,因為想飽食終日,居然讓年紀幼小的林陽去乞討。
一個人不夠,便用各種辦法,拐騙那些也因為走投無路,或者因為父母雙亡的孩子,一起乞討,還不準這些乞討到事物和錢財的孩子私藏和獨食,被發現,輕則便打,重則,一個不甚便有性命之憂。
幾個月前,一個隻有十三歲的孩子,因為腹餓,便悄悄的吃了一個討要的饅頭,被其他小孩告密,便被打死,屍體早被禿鷹食的幹淨,隻要向東行走一裏,便能看到一處小山崗下那具白骨。
和林陽一樣,想過逃走離開的小孩不止一兩個,可不出幾天,便有小孩一臉害怕疲憊的又跑了回來。
而那些離開許久的小孩,本以為成功,卻最後聽到的消息不是餓死,就是被人打死,與其離開,不如留在這裏好死賴活著,是現在每個小孩的想法。
除了大漢住土洞大一圈外,剩下的小土洞,都是其他小孩住的地方。
大漢剛剛的喝罵聲,讓其他土坡中的小孩,從土洞內探出腦袋,望著那靠在樹身上,咬牙忍痛的林陽。
而這樣的事情,他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每次去乞討,林陽一句話都不說,一臉木訥,像個傻子一樣,靜靜的看著天空,一動不動,要不是因為眨眼間的動作,都以為他死了。
對於今晚又被大漢責罰而挨餓的林陽,他們也隻是冷笑一聲,就退回土洞內,用泥土塊堵好洞口,便不在理會。
夜晚的冷風,割人臉頰,寒人骨疼。
環顧周圍熟悉又陌生的小土坡,林陽目中呆滯消失不見,取而代之,則是茫然。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每當林陽被責罰,挨餓,吹著夜晚冷風時,感受最多,不是饑餓,不是寒冷,而是迷茫,就連蚊蟲透著滿是灰土麻衣叮咬的痛癢都顯那麼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