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華山秘境(1 / 2)

華山位於斟尋城以西,南接秦嶺,北瞰黃河,峰巒插入淩霄,山間雲霧繚繞,若隱若現,仿佛人間仙境,也被稱為“西嶽神山”。相傳黃帝曾在華山會見群仙,虞舜二帝也曾到華山巡狩,但華山太險,曆代君王巡遊西嶽之時,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很少有人知道華山之上還有三重秘境。

“無橋之橋”就在山澗懸崖邊的一棵大樹旁,眼中無橋,心中有橋,據說凡心術不正之人過不了此橋,橋的另一端就是華山的第一重秘境,秘境中巨石林立,參天古木鬱鬱蔥蔥,山間有一石屋,子天大師就隱居於此。

再往上走,兩塊巨石之間有一條大裂縫,裂縫間有一狹小之路,被稱為“無路之路”,此路坡度極陡,高約千尺,俯視腳下,如臨深淵,據說凡勇氣不足之人攀不上此路,山腰有一石洞,名曰“老虛洞”,此洞為老虛真人的洞府,此為第二重秘境。

繼續攀登將穿過一道石門,這裏有一塊巨石在頭頂搖搖欲墜,此處就是第三重秘境“無門之門”,據說凡膽識不夠之人不敢過此門,經過此門之後繼續攀登就到達華山的北峰,北峰四麵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又名雲台峰,雲台峰上建有倚雲閣,這便是元乙真人修行之地。

俗話說“自古華山一條路”,這三重秘境就是通往五峰的必經之路。一天清晨,突然地麵卷起迅風將樹葉吹得沙沙作響,一個老人拿著樹枝追打著一個少年,少年動作敏捷,老人步伐矯健,少年邊跑邊說道:“我要把這事告訴師祖!”老人邊追邊喊道:“他老人家閉關修煉,不能上去!”二人的喊聲回蕩在幽靜的山穀。

這少年名叫子恒,子興將軍之子,這老人名叫子天,子興將軍之父。

三年前,子恒被父親送來華山學藝,原本想向爺爺學武功,哪知爺爺隻是教運氣心法:“朝陽升起之時,萬物生機勃勃,這時正是吸收天地的精華的好時機,先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微彎曲,雙手收於腰部位置,深呼吸,待呼吸均勻之後,用意識感受周圍每一個花草樹木,然後再逐一內視身上的每一個部位,最後繃緊身體之後一下放鬆。 ”

就這樣一直練了三年,每當子恒偷懶的時候,爺爺就拿著樹枝打,不過這幾年雖然武功沒有學到,但腳力卻是大有長進,不僅能追上野兔,還能徒手將其擒住。

這一天早上,子恒正在作美夢,夢見回到夏都與小夥伴們一起玩,爺爺喊道:“小子,該上山了!”

子恒翻了一個身,然後繼續著美夢,在夏都恒與巴圖、關龍少和終奇從小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四人皆出身顯赫:

巴圖為費國公子,夏國太師費昌之子,與子恒為結義兄弟,銅錘大眼,體格強壯,性格豪爽,自稱“夏都小霸王”;

關龍少為豢龍氏之後,夏朝左相關龍逄之孫,長相俊美,天資聰慧,擅於出謀劃策,自稱“豢龍大俠”,但卻不會武功;

終奇為有任氏之後,夏朝太史令終古之子,長有兩顆小虎牙,擅於文筆,熟讀夏朝法典,樣子,四人被稱為“夏都四公子”。

子恒正想著如何與巴圖“決鬥”,誰獲勝誰就可以與杞家閨女一起玩,可就在二人憨鬥之時,又是“啪”的一聲,一根鬆條落到了子恒的屁股上,子恒驚醒之後非常生氣,回想起自己在這荒山過得如此艱苦,可什麼武功也沒有學到,生氣地說道:“爺爺,你是怎麼教的?三年了,什麼招式也不教我!我要將此事告訴師祖,讓他評評理!”說著就往山上跑去。

爺爺怕子恒打擾元乙真人的修行,於是追了上去,爺孫倆就這樣一個跑一個追,一直追到了第二重秘境老虛洞外,子恒見到老虛真人之後立即躲到了老虛真人的身後,說道:“老虛爺爺,您來評個理,我爺爺每天隻讓我學心法,什麼招式都不教我!”

老虛真人為元乙真人的師弟,守護第二重秘境。老虛真人聽後哈哈大笑道:“小孫子,你也別難過,這天下什麼招式都有其弱點,真正的武功高手是見招拆招,以靜製動,咱們華山的弟子以氣宗修身,都沒有什麼招式!來咱們比試比試!”

子恒聽後覺得很委屈,問子天道:“爺爺,我一招都不會,怎麼和老虛爺爺比試呀?”

爺爺微微點頭說道:“快去吧,老虛爺爺是想考考你,要是你能接上一招,就可以下山了!” 子恒大喜,立即答應了這才比試。

老虛真人已經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大一小兩個圈,自己站進小圈,讓子恒站到大圈,說道:“來,咱們誰先出圈誰輸。”

子恒原本以為是比試拳腳,但看到兩個圈相隔十步開外,老虛真人手夠不著自己,隻是玩玩,頓時開心起來,跳到了圈內說道:“好!老虛爺爺,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