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對子孫的要求本來就嚴苛,更不用說當吟錦峰要禪位於莫青雲時,莫家的一眾長輩,都再一次與莫青雲談過了。登上了那個位置,自己就要為天下百姓考慮,莫青雲知道自己身上的擔子重。莫家也會不遺餘力的輔佐他,隻是……
隻是,莫家的長輩們也知道,吟錦峰,雖然是一個無所事事的帝王,但是怎麼說,從小也是被當做是儲君培養長大的,就這麼讓他讓出皇位……這可能麼?
雖然是吟錦峰主動提出的要禪位於莫青雲,但是莫家的一眾親長在他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就百般勸諫——還能為什麼?
莫家沒有出莫青雲這麼一個才子之前,就已經是被吟錦峰當做是眼中釘肉中刺防備著的了,這莫青雲若是真的當上了皇上……吟錦峰雖然無才無德,但是怎麼說也是吟家江山幾百年來的正統繼承人,他的背後還站著一群愚忠於吟家江山的朝臣。
若是等到這動蕩的時局在莫青雲的治理下轉為安定,百姓到了安居樂業的那一天,想必,也是吟錦峰帶著那些頑固老臣卷土重來的日子。
到時候,莫青雲禪位,定然是時勢所趨。吟錦峰之所以選莫青雲,不單單是因為他有治國治世之才,更是看重了他是一個禮教的遵守者和擁護者。當自己這個原本就是皇帝的太上皇要提出收回政權的時候,隻要自己再帶著這一群老臣上諫,莫青雲這個禮教的忠實擁護者,又怎麼會不同意呢?
到時候,吟錦峰重新奪回了政權,那整個朝野上下最尷尬的人,當要數莫青雲了吧?那個時候的莫家,可就不單單是吟錦峰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起先的莫家,還能用邊疆重臣的戰死沙場,來換取一族的平安,但是……若真的發生了那樣的情況,吟錦峰又怎麼會放過莫家?莫家滅門,是遲早的事情。
莫家的長親也討論過,若是為了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不若將這時局拖延的時間長一點,莫青雲現在是個二十五歲的年輕帝王,而吟錦峰卻已經是四十出頭的人了,他們可以將太子吟柯放在莫青雲的身邊,依舊當太子教養,隻是……隻是要等到吟錦峰百年之後,才能將這南疆的江山,重新交還給吟家。
畢竟,在莫家人的眼裏,吟柯是比他的父親要有能耐多的儲君,不然,又怎麼會想出那樣的一出,來將莫青雲從牢獄之中救出來呢?
隻是,這樣的想法,卻被莫家的親長們給淘汰了——理由無他,現在的南疆,根基不穩,百姓生活實在是太苦了,又怎麼好因為莫家一家,讓這天下百姓受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