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丞相,侍衛也不免皺了皺眉頭起來——要說現在這丞相可是風口浪尖上的人啊,朝堂之上還在談論著,說他私通大燕要叛國的這件事兒呢,這會兒就又冒出了個女兒想要鬧著進宮,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心,是真還是假……
這侍衛平日裏就在這宮門口值班,雖然那些大臣們都會在路過宮門鬧市的時候下意識的閉嘴不去談論這些事情,但是在他和別的弟兄換班的時候,總會不免的聽到些什麼風言風語。
再加上,那誣陷卓熙之人似乎並不單單是打算讓南楚王他們知道這件事,還想要將這事兒鬧的更大些,也就沒有避諱百姓,甚至還在王都中散布者各種謠言,說卓熙和大燕私通,大燕的軍隊就在王都外埋伏著,準備隨時攻打南楚。
雖說這樣的話大多數南楚的百姓也是不信的——畢竟那大燕要是來攻打南楚,帶來的軍隊人數能少麼?那麼龐大的一個軍隊,哪是說藏在城外就能藏好的?更何況,百姓們對卓熙的尊敬之情,其實也並不少於莫恒。
雖然一開始,南楚也和別的國家一樣,是拒絕別國的人來南楚謀事發展的,但是時日一長,南楚的百姓也知道了這多和別的國家的人打交道的好處,旁的不說,就光說這關稅,因著南楚這邊解除了禁令,所以來往的商販們也就多了。
進口出口的貨物,自然也不得少,從前那些從別國帶來的稀罕玩意兒,現在已經能夠在南楚百姓身邊十分的常見了,百姓的生活好了,自然也就不會對“外國人”這一稱謂有著太大的抵觸了。
更何況,莫恒也或多或少的提出過,若不是為了能夠讓卓熙安心的留在南楚發展,這準許外國人來南楚發展的事情,可是還沒影兒的事情呢。
加之這麼多年以來,卓熙一直可以算的上是為南楚鞠躬盡瘁,雖然朝堂之上對卓熙的評價分了兩邊,甚至現在讚成勸諫王廢除卓熙的人數還比另一邊要來的多,但是這在百姓眼裏,卓熙可不會是那能做出通敵叛國的事情的人。
更何況,卓熙也從來沒有掩飾過,自己是薑鄔人這件事情,一個薑鄔人,犯得著要幫著大燕去對付對自己有恩的南楚麼?普通的百姓尚且不會這般想,更何況是卓熙,卓熙這麼多年以來,可是在百姓之中樹立了不少政治清廉的好形象啊。
隻是,雖然侍衛對卓熙也沒有什麼意見,甚至對坊間流傳的那些真低卓熙的流言還嗤之以鼻,認為那都是有心人想要誣陷卓熙才做出的舉動,但是,侍衛又看了看麵前站著的這個“丞相女兒”。
侍衛的表情不由的皺了一皺,然後想到——“這所謂的‘丞相小姐’莫不是有心人派來陷害丞相的吧……”
而嬌兒卻沒有功夫管那侍衛現在所想,她隻是看——自己又有機會可以鬧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