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老南楚王就像往常一樣還是給予了自己這個宛如超脫塵世的兒子無條件的包容和縱容。
老南楚王一邊高興著,一邊又擔憂著。
——高興,是因為自己這個最為欣賞的兒子,終於打算也要入世了,擔憂,是因為自己這個兒子,太過超脫世俗,對於朝堂上的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背地裏相互勾結的小黨派,莫恒對他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在他們之間周旋,可以說是相當的薄弱。
莫恒一直都是老南楚王最欣賞的一個兒子,他不同於其他的那些從小就將目標定位為要坐上那個皇位的皇子們,從幼年的時候,莫恒身上就表現出了一種淡然的氣質。
他很隨和,甚至可以說是隨意,整個人過的十分的隨性,好交友,吟詩作對,但是對於國家大事又不是一竅不通,有時候,還會表現出他在外交上的天賦。
莫恒的一切優點,老南楚王都是看在眼裏的,隻是,他沒有對莫恒表現出太多的注意,因為他知道,在皇室,王的注意,往往是毀掉一個人的最主要利器。所以,為了保護好這個讓他側目相看的兒子,老南楚王對這樣散漫的莫恒一直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這麼些年下來,或多或少也讓那些對所有繼承者都存有敵意的皇子們收斂了些,也在他們之中默認了一個觀點——莫恒是一個喜好遊山玩水吟詩作對的閑散王爺,不會對他們的奪位有什麼影響。
所以,當莫恒主動向老南楚王提出了要將自己成年之後受封的封地,由富庶的江南水鄉,改成與大燕的交界的時候,老南楚王不是不驚訝的。
坐在這個位置上這麼多年了,遇到什麼事情,老南楚王的第一反應都是要和自己身下坐著的這個寶座聯係起來。最初,老南楚王也不是沒有懷疑過,莫恒這麼些年做出的這些閑散的模樣,隻是裝模作樣罷了,他的心裏,其實還是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所以,當莫恒向他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老南楚王臉上的表情在那麼一瞬間就變的十分的微妙,他在考慮,莫恒是不是因為這朝中的大換洗,決定脫離這次的換洗,向自己請要這麼一個邊界的封地。
——要什麼不好,偏要兩國交接之處。
越是這樣的地方,就越是敏感,莫恒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也知道,想孫塢這樣的邊界,是最適合鄭瀾從頭再來的。
莫恒是何等的聰明,又怎麼會想不明白自己提出了這個要求之後,老南楚王會是怎樣的懷疑自己。
所以,莫恒要讓老南楚王看到,看到自己對鄭瀾的診視、重視,自己是怎樣一個重情重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