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石橋村(1 / 2)

此間地處川南,距此不遠有一條“南廣河”,河道寬廣,兩岸植被豐富,洪波延綿不盡,浩浩蕩蕩的彙入長江。

南廣河為長江右岸一級支流,又因其為宜賓下遊第一條彙入長江的支流,因此被譽為萬裏長江第一支流,古稱符黑水、符江。

南廣河也有許多支流,山下這條“渾水河”便是其中一條。

渾水河上有一座石橋,相傳是以前的打米廠在此所建,此滴便叫“石橋村”了。

曾聽爺爺講,當年打米廠利用水利來打米時很繁華,方圓十幾裏,都有人挑著穀子前來。

但當後來人們用上了打米機,這打米廠慢慢也就倒閉了,徒留下了這高十餘米,長四十餘米的梯型石橋。

石橋中間雖然僅有一個高十餘米,寬不足兩米的水洞,卻足夠一條小河每日的流量。

但當遇到雨季洪時,石橋就會被淹沒。每到那時,便隻能依靠著橋麵上,那呈“一”字型橫向排列的橢圓形石墩子墊腳過河了。

此時,正值洪水泛濫之時,石橋已被淹沒,僅露著橋麵上的石墩。

我們在山頂俯視山下,隻見橋頭出現一名頭戴鬥笠,身披著雨衣的男子,猶猶豫豫地走上了石橋。

而在橋的另一邊,也正有一個身姿矯健的男人,打著雨傘毫不猶豫就踏上了石橋。

伴著轟隆巨響的水聲,兩人迎麵在橋心會合。

打傘的那人是一名警察,我們都尊稱他為“趙警官”。

他此時雖正值休假之中,卻大雨憂心地打著傘來,欲把到我們村裏打麻將牌的老婆接回家。

當倆人在雨中的橋心碰麵,趙警官則率先微笑著打了聲招呼。

而雨衣男子卻壓低了笠簷,並躲閃著視線,似乎在刻意回避,隻隨意地點頭回敬,便欲錯身而走。

趙警官似乎察覺到了什麼異常,他突然拉住那雨衣男子,好像在詢問些什麼事情。

豈料,那雨衣男子一語不發,卻登時便便趙警官一把推去,像是欲將其推入波浪洶湧的河流裏!

我們在山頂同時驚呼,大感事態不妙,但此時相距太遠,也隻得焦心遠觀,使不出半點幫助。

洪波洶湧,駭浪濤天,水深難探底,旋渦如龍卷,趙警官這一下若是落下去,定然有死無生!

不過幸好趙警官反應敏捷,隻見他連忙抓住雨衣男子的衣襟,借助雨衣男子的後坐力穩住了身形。

但趙警官那把撐開的雨傘,和那雨衣男子的鬥笠,卻都沒入了洪流,從此消失不見。

因雨衣男子的鬥笠脫落,這時我們才認出,此人便是通緝令上,三年前的劫匪之中,那個強奸前科犯的劫匪。

爺爺怒道:“你們兩個娃娃就在這裏站著,千萬不要亂跑!我去幫幫忙!”說完,轉身便朝山下疾奔而去。

我們在山頂遠遠望見,劫匪推殺趙警官不成,還險被拉下水後,其又在驚怒之中踢出了一腳。

這一腳狠辣無比,他又是剛剛在死亡線上穩住了身形,這一下觸不及防,便被踢躺在了溢著水流的橋麵之上,離洪波僅幾厘米。

他來不及起身,便見劫匪抬起右腳再次踢來,於是他搶先踹在劫匪的左腳上,使其也跌倒在橋麵上。

劫匪摔倒之後,慌忙從懷中拔出短刀,起身持刀毫不猶豫,便朝剛翻身而起的他刺去。

他眼見劫匪持刀已逼近胸前,忙赤手迎入刀鋒,擒住了劫匪持刀的手腕,欲使空手奪白刃之功。

哪料,那劫匪見機得快,忙伸左手前來擋架,因橋麵窄,趙警官官無法順勢反擰其胳膊,一時也消了這奪刀之憂,卻又兩人四手共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