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油畫卷起時,杜超注意到有塊牆皮顏色跟周圍不大一樣。
秦萬林又猶豫了下,狠狠心按下手裏的按鍵。
隨著按鍵按下,一塊牆壁緩緩朝兩側滑動,裏麵藏著的重器終於慢慢露出輪廓……
“哦!這是——”
這下不光是杜超,秦萌這種圈內人,就連賈靜怡都張大嘴巴大驚失色:裏麵四平八穩供著的,居然僅僅是一個茶碗。
但即便是賈靜怡這種外行人都可以看出,這茶碗非同一般。
上寬下窄造型流暢有種說不出的精奇,最引人注目的是茶碗上的那些花紋,像是一隻隻眼睛,又像是一顆顆繁星。
“這是黑窯?”秦萌畢竟對傳統知識稍欠火候,用考古顯微鏡打量半天,還是連連搖頭:“這紋路斑點是怎麼形成的?像是天然又像是人工雕琢……”
“這難道是……黑窯中的傳奇,曜變天目茶碗?”還是身為收藏者協會副會長的杜超接觸古玩知識多一些,試探著看看秦萬林。
秦萬林看到這隻茶碗,流露出一種異常著迷的眼神;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將其捧起:“沒錯,曜變天目茶碗,宋代黑釉的建盞的不二神品,這種東西出產有很大偶然性,沒有機緣巧合就算你煉製幾十年花費再多人力物力也是枉然……”
杜超在腦海中苦苦搜索自己關於這個物件的一星半點了解,突然想起什麼:“秦老,不對啊!這物件不是已經失傳絕跡了嗎?我們本土已經沒有一件了,天下僅有的兩件都在日本。”
“沒錯,”秦萬林露出一絲苦笑:“這種曜變天目在當時追求素雅平淡的宋代就是小眾,工藝又極其複雜艱難留存數量極少;最後隨著南宋滅亡燒製工藝已經徹底失傳,成為孤懸之寶。看它的曜變斑點附著在藍色黑色釉彩中,變中帶變,多種色彩層次分明又融為一體,日本人形容這個碗,都是用"碗中宇宙"這種詞,說裏麵仿佛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他們對曜變天目茶器極其重視視如生命,流傳到日本的三件經曆戰爭紛亂還完整保存下兩件,而可歎我巍巍中華作為出產之地,居然已經隻剩這一件!”
聽到這裏,在場眾人都是滿臉羞愧。
現在的年輕人都覺得外國什麼東西都好,外國的文化新奇多姿,充滿藝術和文化沉澱,而自己國家什麼都沒有,土的掉渣。
其實,我們曾經擁有很多,隻是,我們太不珍惜。
這不僅是一件茶器,而是幾千年來華夏文化智慧的縮影,我們出過太多能工巧匠和鬼神莫測的技藝,但……
今何在?
眾人凝視著這不世之寶,終於明白張元為什麼那樣瘋狂了。
全國僅此一件的孤懸之寶,價值何止連城!國內的,國外的無數狂熱收藏者無不為之傾倒,這種物件隻要一露麵就會引起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