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奇門盾(1 / 2)

那石柱粗的驚人,看上去需要二十人才能將其環抱。它的上方十米處刻有一條五爪龍紋,五爪龍盤旋而上,頭部緊貼石柱末端。而在龍紋之下好似刻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文字,寫的是石鼓文。

我之所以認識這石鼓文主要是因為我的外公,他是一名書法家,對這種文字情有獨鍾,所以幼年的我住在他家裏時他沒少教我石鼓文。就連康有為都對這種文字誇讚之至,曾說“石鼓文亦當為書家第一法則也”。雖然北宋以後很少有人執筆,但到了清代以後,卻為書法家們推崇倍至。

我隻是學過差不多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有些字不太認識,但也勉強能念出幾句來“三元年白歌:上元甲子一白求,中元四綠卻為頭,下元赤七居中位,逆尋年分順宮遊。即如上元甲子,將一白加入中五宮,二黑移在六上,三碧移在七上,四綠移在八上,五黃移在九上,六白移在一上,七赤移在二上,八白移在三上,九紫移在四上為止……三元月白歌:子午……夏至後陰遁,分三元。冬至前後甲子為上元。雨水前後甲子為中元,穀雨前後甲子為下元。如上元甲子起一白……夏至後為陰盾分三元…嗚~嗚~嗚!”

小偉見我念起來沒完沒了的用手把我嘴給捂住了說“行了行了,你念的是什麼玩意兒!我可聽不懂,真是的,簡直比和尚還煩!”說完小偉才把手拿開又問“我滴個神仙!小楊啊!真沒想到你居然還能看懂這個?你該不會是個考古的吧!”

我嗬嗬一笑便說出了其中的原因。小偉聽後也就釋然了,接著又問“那既然能認識這些字,那你能把這亂七八糟的東西說出一二來嗎?”

我一聽立刻就連點頭,小偉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說“那你說說你剛才提到的三元是什麼意思?別告訴我那是牛奶。”

我猛的一昂頭,裝出一副學者的樣子背起手開始在石柱前來回踱步“所謂三元,即上元甲子、中元甲子及下元甲子。三元白法是術數家利用九宮飛位計算三元甲子的方法。清代黃宗義在其所著《七怪》一書中稱:‘形法,理這顯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三變而為三元白法。方法,一定不易乾也;三元白法,隨時改換者也。其法即曆書所載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六十年為一元,三元為一百八十年。上元起一白,中元起四綠,下元起六赤。’不過具體的計算方法還要參照圖解。”

小偉根本不懂這些,表情有些發蒙,但還是不死心又問“停!你就說這上麵寫的是什麼吧。”

我轉過頭一字一句的說“奇~門~盾~甲!”

小偉眼睛一瞪“靠!真的假的啊!你別玩兒我,我以前在家看電視的時候,電視劇中可經常出現這個詞兒。得了吧,你還是別忽悠我了。”

我也不管他信不信,再次來到石柱前陷入沉思之中‘這五行奇門盾為何出現在這裏?它應該出現在中原啊!這奇門盾甲的計算方式和組合方式千變萬化,但又萬變不離奇蹤。其中的深奧隻能通過演變才能發現,光現在已知的方法就有八千多種了。所有的暗器和大部分古墓陣法都是根據它而來,而這,才隻是中國道家學派中八卦的冰山一角而已。難怪這八卦能包攬世間萬物,能算命、能算風水…現在這石柱上的奇門遁甲也隻不過是一小部分。那這座墓主人的身份到底是什麼?他是誰?為什麼他會把我引到這兒來?’就在我心中出現一大串的問號的時候,小偉的一句話卻提醒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