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秦始皇陵迷路(1 / 2)

一縷溫暖的陽光照進了我的房間,我眯縫著睡眼看向牆壁上的掛鍾,早晨7:00,放假真好!3月就要開學了,這樣的日子也不會很久。懶洋洋的爬起來,洗漱完畢我坐在白色的書桌上翻看一本舊黃色的書,喝了一口香醇的芒果奶,拿起剛從烤箱裏麵彈出來的鬆軟麵包,邊看書邊吃早餐。“《秦始皇陵》驚天大揭密”我看著書皮上的文字。這正是讀史學2年級的我所感興趣的。“金燕傳說”,書的第一行文字寫道。傳說,曾有君王以30餘萬軍隊盜掘秦皇陵都沒有得手,有士兵挖到了一隻金燕,眾人紛紛來觀賞,金燕居然一躍而飛,一直飛向南方太陽正午的地方不見了,鬥轉星移,數百年前南朝燕王就藏有一隻金燕。秦始皇陵真的有這樣出神入化嗎?這本書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話說“百聞不如一見”,明天就去秦始皇陵遊玩!

第二天早晨8:00,我穿了一身運動裝,背一個旅行袋,走在去中山公園的路上,約好的朋友們已經等候我多時了。“事不宜遲,我們趕緊出發吧。”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秦皇陵的風采了!行駛20分鍾,連綿的山脈告訴我,我們已經出了市區,一路的顛簸不但沒有給我帶來疲憊感,反而使我興奮,不禁想到了秦始皇暴斃之謎。秦始皇陵深幾許?其中有著怎樣的暗道機關?盜墓者離奇的死因是什麼?幽暗的地下宮殿究竟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許多疑問在我腦海中閃現,不知不覺中清脆的車笛已經回蕩在驪山清新的空氣中了。

“跟我來,這裏就是秦始皇陵的入口了。”瘦高的導遊小姐拿著高音喇叭引導我們前往皇陵。氣勢宏偉的兵馬俑方陣,龐大的車馬隊,仿佛秦朝戰隊的千軍萬馬正浩浩蕩蕩的朝我們這邊行進,那種大氣和豪放,還有威武和莊嚴的氣魄迎麵襲來,這就是在秦王統治下的堅不可摧的軍隊。各式各樣的金屬器皿,雕刻精美的陶瓷飾品,這些是皇宮貴族們使用的日常用品。咦?!這不是我在書上看過的金燕?翹首向南,頭頂紅翎,展翅欲飛,一雙翡翠的眼睛,鉑金為喙,好像每一根羽毛都隨它的姿態自然的舒展。真是太美了!難怪燕國王孫要將這尊金燕世代相傳收藏數百年。金燕南飛,怎麼就會恰好落在了南朝燕王的庭院中,而燕王無意中丟失了這尊金燕,不久就遭到了滅國之災,正是秦王收複了燕國,處死了燕王,金燕又回到了秦始皇的手上,成為皇室寢宮中的瑰寶。秦皇陵中的不解之謎太多太多,就連司馬遷這樣的史學家都無法參透其中的奧秘,何況是我這樣一個80後的大學生呢?就留著這些疑問,讓它們成為千古之謎吧!

我看著這些精美的器具,走到了兵馬俑坑道,一排排英姿勃發的秦朝勇士成回字形陳列在坑道之中。我走到一個手握長劍的兵馬俑身旁仔細的上下打量著,戰甲的片片鋼瓦清晰可見,還有他們的神情也都各不相同,我身旁的這一尊神情威嚴,眼中閃動著無限戰意。看他旁邊的那一尊,手握長矛,神情有些憂鬱,也許來這裏並不是出於自願。工匠們怎麼會雕刻這樣一張幽怨的麵頰?那些無頭的兵馬俑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走到一尊無頭兵馬俑的身旁,仔細的觀察著,想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別找了,我找了一輩子了,都不知道為什麼!”一個老翁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路。

是一位須發雪白的八旬老人家,“您說您找了一輩子?”我問老人家。

“是啊,我年輕的時候就開始研究這些無頭的兵馬俑了,到現在已經有半個世紀了,還是不知道為什麼,你就別白費工夫了。”老人家縷著胡須說。

我就不信,他找不到原因可不代表我也找不到!老人家看著我,和藹的笑了笑說:“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不相信我爺爺的話,可到了這把年紀,我信了,但我卻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和時間作為代價!”

我疑惑的看著眼前這位麵容滄桑的老人,問道:“難道您研究了幾十年,連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嗎?”

“有,但是不能說。”

這不是掉我胃口嗎?這老頭子是不是純心的!但我真的很想知道一點蛛絲馬跡,哪怕隻有一點點。“老爺爺,您看在我這樣一個80後還對史學如此感興趣的份上,就給我講講這‘蛛絲馬跡’吧。”我央求道。

老人家還是心軟的,被我兩句話就感動了,哈哈!

他縷著長胡須給我講起故事來:“既然你這個年輕人這麼喜歡學習,那我就破例給你講一段。我家時代都以盜墓為生,我的祖父在秦始皇陵還沒有被發掘出土的時候就來過這裏了。那時他就發現了這些沒有頭的兵馬俑,當時陵墓還在十幾米深的夯土之下,又撞見這種奇怪的東西,因為害怕他就再也沒敢往墓室深處走。回到家中,我爺爺一直想著這件事,一天晚上他帶著我父親想要去墓室裏一看究竟,可回來以後他就再也沒敢邁進秦皇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