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要說起,還要從我曾祖父說起,那時還是民國初年期。我的祖父叫馮傳一,馮傳一的祖父是十裏八鄉有名的地主,馮傳一的父親又是前清的秀才,是附近有名的文化人,在那個時候,識書斷字的人少之又少,肚子有些墨水的人,多少都會受到大家的敬重,再加上馮家家大業大。
馮傳一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單傳,而到馮傳一這輩,馮傳一弟兄七個,馮傳一排名老七,因為當爹的有些知識,所以給孩子們起的名字也非常講究,也就是現在人說的“得瑟”。老大到老七分別是,冠一、從一、忠一、封一、元一、靖一、傳一、不幸的是,上邊幾個哥哥,沒有一個超過十歲的,不是有病去世,就是早年夭折,唯獨傳下傳一。
馮傳一出生那年,她爹已經年齡近五十,母親也因生他難產去世了,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馮傳一,再加上是家裏唯一的孩子,所以父親也是把他寵上了天,視為掌上明珠,而馮傳一偏偏不爭氣逐漸走下道兒,吃喝嫖賭無一不會,父親嫌他天天無所事事,於是在鎮上弄了家中藥店,讓他在哪管理,店裏還顧了兩個夥計幫襯著。馮傳一一般都忙著給那些狐朋狗友一起鬼混,店裏也看不見他的人影,店裏一些事也都由著兩個夥計打理。
那年秋天,店來了個老乞丐上門乞討,店裏的兩個夥計給他爭吵著,畢竟他倆隻是店裏打雜的,沒有什麼權利拿店裏吃的給老乞丐,於是兩人正驅趕著老乞丐。
恰巧,馮傳一來店了,看見這幅情景後就走向前詢問:“這是怎麼回事,你們倆人怎麼趕老人走。”
“少爺,您來了。他是來乞討的,店裏也沒有剩菜剩飯,他站這不走,影響我們生意,所以我們倆才.....”店裏的其中一哥夥計羞愧的說道。
馮傳一轉臉上下打量了下老人,雖然馮傳一不務正業,被街坊鄰居視為花花公子,但是他這個人並不壞,有些人找他幫忙,他還是很認真的給幫辦的。“老人我請你下館子可好。”
老乞丐聽到眼前這個喊自己下館子的人,沒有說話,但是饑餓的表情還是流漏了出來。
於是馮傳一簡單得吩咐兩個店裏的夥計後,就領著老乞丐到了鎮上的一家酒樓。好酒好菜要了一桌子,老人看樣子是餓壞了,大燒鵝、四喜丸子,紅燒鯉魚,叫花雞等等,幾乎席卷了整個桌麵的菜。馮傳一在旁邊看的也是目瞪口呆。
菜過三巡,倆人就攀談了起來,馮傳一在酒桌打聽後才知道,這老乞丐是來找徒弟才路徑此地,他徒弟給他書信,告訴他讓他來找,老乞丐走到這沒有了盤纏,於是兩三天沒有進食,也沒有力氣繼續走了,隻能在街頭乞討,所以才落到如此地步。
兩人聊著正歡,馮傳一想到晚上還要去宜春院找小翠姑娘,說好的今天晚上送她一對鐲子,鐲子都買好了,哪有不去的道理,於是忙給老乞丐說:“您先吃著,我還有一些事要去處理,賬錢已經掛了我的名字,您如果有什麼事,就到剛才的“仁德堂”來找我。”仁德堂就是馮傳一開的藥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