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3 / 3)

這句活膩了倒是把耶律乙辛嚇到了,耶律乙辛連忙閉嘴不言,不再去據理力爭,今日當避一避這位新皇帝的盛怒,來日再勸吧,多拉幾個人一起勸。

卻聽皇帝又道:“你們這些人,一個個都已嚇破了膽氣。教你們領軍作戰,必又是畏畏縮縮不敢向前。此番,朕親自領兵,定要大破宋狗,重奪燕雲。”

不是耶律浚傻,是他真的不信任耶律乙辛這些敗軍之將,想來想去,唯有自己上了。

耶律浚是有些衝動,但其實他做的是對的。

因為甘奇不可能罷兵,哪怕是耶律乙辛來求和,甘奇也不可能罷兵不戰。對於遼國而言,耶律浚最好的選擇就是奮力一搏,禦駕親征也是激勵軍心之法,

耶律浚其實也沒有什麼選擇,禦駕親征這種事情,不是耶律浚能選的,因為他要麼出城而逃,往叢林或者草原的深處去逃,要麼就隻能留在城內,留下來,就是所謂禦駕親征了。。

耶律乙辛心中所想,隻是老成持重之法,多少還寄望於宋人能罷兵不戰,哪怕再多的條件也能答應,如此才可為遼國贏得喘息之機。

臨潢府,遼國的上京,坐落在草原邊上,這裏有佛廟道觀,這裏也有孔夫子的廟宇,這裏百年經營,早已是財富聚集之地,這裏住的大多數都是契丹貴族,是遼國最有一點家底。

草原輕騎已然在甘奇的命令之下開始在遠處遊弋,甘奇的大軍兵分兩路而來,一路皆是騎兵,往臨潢府附近撲來。

一路步卒,多是新軍,開始向東京遼陽府而去。

兩邊皆是勢如破竹,之所以勢如破竹,自然少不了火炮之威,更因為契丹人心不穩,小城池的人都想往大城池而去,乃至於大城池裏的人也主動收縮防線把軍隊聚集在大城池裏。

狄詠帶著威武軍的鐵甲騎到處飛奔,來去如風,盡顯耀武耀威之勢。甚至還繞過一些城池,帶著幾千人就敢在臨潢府之外來去縱橫,不僅隨意來去,還時不時在城下破口大罵。

之所以這麼幹,便是想引蛇出洞,想要重兵把守的臨潢府出兵來戰,用一場野戰的勝利來徹底澆滅城內之人的反抗之心。

臨潢府城之內,自然又是一片爭論之聲。

耶律浚站在城頭之上,眺望著幾千宋軍打馬來去的耀武揚威,還有那點名道姓的破口大罵,氣得拔劍怒喊:“來人啊,出城追擊,定要斬殺這些宋狗。”

耶律乙辛連忙上前去攔:“陛下,不可啊,此乃敵軍誘敵之策也,萬萬不可中計!”

狄詠如今也越發奸詐,不知從那裏尋來一個人頭掛在旗杆之上,旗杆上用漢字與契丹字寫著“耶律洪基頭顱在此,孝子速速來拜”。

這旗杆一出,耶律浚更是大怒,對著耶律乙辛嗬斥道:“朕是天子還是你是天子?朕命令你帶兵出城,截殺這些宋狗,奪回父皇遺體!”

狄詠哪裏有什麼耶律洪基的頭?這頭顯然是別人的,他還不斷指揮軍漢呼喊大罵:“不孝子孫耶律浚,還不速速出城來拜見你父親?”

耶律乙辛唯有再勸耶律浚:“還請陛下回宮,宋狗奸計,定然不能得逞,待得宋狗攻城無法,退兵之時,臣第一個領兵出城去追!”

“耶律乙辛,你竟然敢違抗朕的旨意?”耶律浚大怒,他堂堂皇帝之尊,下令幾番了,身旁竟然無一人遵從皇命行事,反而一個耶律乙辛還頻頻與他作對,作為皇帝,豈能容人這般事情?

耶律乙辛麵色為難不已,他想下一個決心,卻又猶豫非常。

但是這把天子,實在又讓人忍無可忍,身邊軍將,皆是耶律乙辛的部下,耶律乙辛頻頻回頭看向眾人,想看看眾人的眼神。

卻聽耶律浚又是開口:“來人呐,拿耶律乙辛下獄,此等抗旨謀反之輩,定要嚴懲不貸!”

耶律乙辛心下一橫,眼神看向城外那些宋人鐵甲,微微閉眼,似乎即將做出一個重大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