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2 / 3)

趙曙以為曾公亮是讓他加封甘奇之妻,加個什麼幾品夫人之類,趙曙其實已經想到了這一點,他自己的妹妹趙宗蘭,那已經是郡主了,再封就是公主了,這可不行,除非他老爹趙允讓有個皇帝之名。

說到這裏,趙曙心中還真有給他老爹趙允讓加封皇帝的心思,隻是還沒有找到機會說出來。這話要是說出來,立馬就是一場朝堂之爭,這場朝堂之爭,將會爭得風起雲湧。史稱“濮議”,就是濮王趙允讓到底該如何定位的議論。

所以趙曙說甘道堅之妻已然難封,似乎就帶有一些暗示在其中。

曾公亮不知道趙曙心中那些彎彎繞繞,答道:“陛下,遼人雖敗,卻依舊勢大,必然還想著卷土重來,想來甘道堅在燕雲也正在做備戰防禦之事,此時燕雲在手,朝廷當給甘道堅最大的支持,如今甘道堅已然是樞密相公了,便該把禁軍調度之權直接賦予,還得從國庫拿出錢來資助錢糧軍餉,如此才可把燕雲真正守住,否則怕有個反複之萬一。”

這話提醒了趙曙,趙曙連忙說道:“是極是極,當是如此,便把這道旨意一並發出去,河北、京畿、遼東、西北,人馬任其調動,一定不可讓燕雲十六州得而複失。”

話已說到這裏,甘奇如今,真就大權在握了,這權力大得有些嚇人了。

富弼覺得不妥,他又一語,就是說出口。樞密院要調兵遣將,尋常換防或者外地小調動,亦或者一些人事安排,都在樞密院衙門裏自決即可,但是全國軍隊大規模的調動,這必須要事事報到朝堂定奪的。如今北方的軍權皆付與了甘奇,其中風險不言自明。

說白了,甘奇隻要轉過頭進汴梁,說改朝換代,那就改朝換代了。哪怕皇帝逃到南方,那也是家國動蕩,一分為二,這些後麵的事情,不用多想。

但是這些話,富弼此時就是說不出口,此時去說甘奇可能又不臣之心?那真就會教天下人恥笑了,傳出去,說不定滿天下的罵聲。

富弼無語。

曾公亮喜笑顏開:“臣立馬去辦,著中書門下立馬把旨意發出去!”

朝堂上的議論,依舊還在繼續,連燕雲輿圖都拿出來了,開始計算燕雲州府多寡,需要多少官員上任,知州知府知縣,提刑轉運經略,還有學官判官推官,審官院那邊把等候官缺的名單快速送了過來。

這是一場盛宴,如此多的官缺,朝堂上這麼多大佬,每個人都有子侄學生弟子,恩蔭也好,提攜也罷,所有人都想分幾個到手。

但是朝堂之上,又是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明麵上看不出一點爭奪。這個推薦一下,那個品評一番,互相之間似乎都心裏有數。

這場朝會,開到掌燈之時,還沒有開完。

但是汴梁城內的捷報,早已貼得滿大街都是了。報紙也加班加點在印刷。

茶樓裏的那些說書人,永遠是最有敏銳嗅覺的,當然,也是最能編的,現編都行。

“今日老漢講一個了不得的大事,甘相公,背水一戰定乾坤,遼皇帝,六神無主夜逃遁,話說甘相公過那巨馬河……哪裏想遼人早已陰謀在……你道如何?甘相公臨危不亂,手持神臂大弓,彎弓就射,就看箭如流星,遼國駙馬蕭德讓,應聲落馬,左右定睛一看,一柄羽箭已然插在了蕭德讓胸前,箭上還有銘文,大宋河北兩路製置使甘奇甘道堅用箭,左右之人看得羽箭上的銘文,一個個大驚失色,再看甘相公,已然拔劍而來,諸位,莫看甘相公乃是狀元及第的讀書人,昔日裏便以文人佩劍名動京城,文壇三劍客,便是他居首位……”

“好,好啊!”

“好,有賞!”

“老頭,一百大錢,接著!”

“哈哈……拜謝諸位衣食父母。”

“老頭你接著講,甘相公便是如何作戰,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