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3 / 3)

還有一個最為接地氣的曆史記錄,那就是家族傳承的族譜,族譜可不僅僅隻是記誰是誰兒子這麼簡單,還會記載這個家族的許多事情。

再一個就是這種東西了,比如《金瓶梅》,要想研究明朝社會真正的形態,《金瓶梅》就真正是一本百科全書了,應有盡有。

所以想要真正了解曆史,看史書隻是其一。每每有人說起古代是如何如何的,其實很大程度上說的是文人階層的事情。真正的民間,其實又是另外一個形態。

甘奇這個侍禦史,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的事情可以做,除了上朝去噴,下朝處理往來公文,看一看檢舉信之類,真沒有什麼大事要做。

這汴梁城,是真美,甘奇第一次認認真真逛起了汴梁城,逛遍汴梁每一個角落,帶著一種難得的輕鬆愜意。

如今趙宗蘭的生活也很充實,帶著一幫汴梁城裏的女文人,吃酒聽曲,打馬閑敘,作詩填詞。

每每看到家中這種場景,甘奇總是能想起李清照。

若是不出城去看,甘奇是真覺得這個時代當真是好,民風不緊不鬆,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逍遙自在。

這種假象,是真的能迷惑人,甚至甘奇有時候也被這種假象給迷惑住了,隻覺得就這麼過一輩子,沒什麼不可以的。

這大宋朝,還真是個安樂死。安安樂樂,忽然就死了。

逛了一天汴梁城的甘奇回到家中書房,寫下了一行字:一硝二炭三硫磺。

寫下這一行字,甘奇下了莫大的決心。這個配方,很簡單,但是這個配方其實也有許多人並不懂,以為就是硝與炭與硫磺的比例就是一比二比三。

其實不是的,一硝,這裏麵的一,是一斤的意思,就是十六兩。後麵二與三的單位,卻是兩。也就是說這個比例應該是十六比二比三。

寫下這個東西,甘奇心中帶著一種緊張。

也代表甘奇是真的要為未來打算一下了,不論怎麼說,戰爭在這個時代,是一定不可能避免的。這個繁華的時代,不能真的就鐵蹄踏破之後安樂死了。

寫罷,甘奇開口喊道:“呆霸,進來,有要事吩咐你去做。”

甘霸走進書房,手中捧著半個今年的新西瓜,問道:“大哥,何事?”

“給你一張購貨單,你去把上麵的東西買齊,送到老宅之中去,貨物一定要最好的,不能教人蒙騙了。也不得走漏一點風聲。”甘奇安排著。

甘霸點著頭:“大哥放心,這汴梁城,沒有誰人敢蒙騙與我。”

甘奇把另外一張紙遞給甘霸,又叮囑一語:“碼頭那個張鐵匠,你幫我給他送些錢去,他若問起,你就說過得一些時間,我有要事尋他。”

張鐵匠,就是給甘奇打造簡易軸承的那個鐵匠,後來也給甘奇加工了許多套簡易的軸承,手藝相當好。

手藝好是其次,關鍵是這個張鐵匠還真說話算數,滿汴梁城,除了甘奇這裏,再也沒有見過軸承這種東西了,可見這個張鐵匠的人品當真值得信任,守口如瓶。

“得嘞,我知曉了,這就去給大哥辦妥。”說完甘霸拿著貨單,直奔碼頭而去,訂購貨物,沒有比碼頭更好的地方了。張鐵匠也在碼頭之上。

甘奇還想起了一個人,名叫沈括,寫了一本《夢溪筆談》,這是大宋朝了不得的一個科學家,中國古代少有的科學技術人才。

隻是甘奇在汴梁城這麼久,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的名字。但是甘奇似乎記得沈括百分之百是考上過進士的,便也知道要開始注意一下進士榜單了,沈括考進士,應該不遠了。

甘奇思緒萬千,忽然趙宗蘭紅著臉走了進來,猶猶豫豫開口說道:“夫君,妾身有一喜事……”

“什麼事?”甘奇愣愣抬頭,他心中還在想著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