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別單位名稱和名數
名數就是帶有計量單位名稱的數。它是由量數和計量單位的名稱合起來的。例如,一個西瓜重“4千克”,這裏“4千克”就是一個名數,4千克中的“千克”是“單位名稱”,“4”是表示4個1千克,是“量數”。名數是數和量的結合體。
名數有單名數和複名數兩種。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數叫做單名數。例如,3.5米,2小時,40立方米等。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數叫複名數。例如,3小時15分,6元4角5分,8平方米15平方分米等。
單位名稱,又叫計量單位名稱。是指作為計量的標準的量,也可以說是名數中帶有的單位。例如平方米、小時、千克、千米等。單位名稱是一種量。
由上可知,名數包括量數和單位名稱兩部分,名數和單位名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學習中,要正確使用。
怎樣區別單位和單位名稱
我們在平時要對各種量進行計量。例如,計量物體長度、重量、體積等。對某一個量度量時,要將這個量同一個規定的已知量相比較;在計算或比較數的大小時,也要有一個數值作標準,這個規定的作為標準的量稱為計量單位簡稱單位。例如,要測量教室的長度,要用1米作為標準去測量,看教室長裏包含有多少個1米。計算教室的麵積,要用1平方米作為標準,看教室麵積裏有多少個1平方米。
1/3是分數2/3的分數單位,1是自然數的基本單位,單位有很重要的作用,隻有單位相同,才能進行數的加減計算。如:整數加減法數位一定要對齊;小數加減法小數點要對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才能進行計算就是這個道理。例如4/5-2/3,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減,必須先通分,即把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統一後,才可以相減。
在計量和計算中,作為標準的已知量或數值,都有個名稱,這個名稱就叫做單位名稱。如:十分之一(0.1),百分之一(0.01)是小數的計數單位,米是長度單位名稱,平方米是麵積單位名稱,千克是重量單位名稱。
值得同學們注意的是:在計量物體長度、麵積、重量、體積等,隻能用各種不同的計量單位去計量,不能用“單位名稱”去計量。例如,隻能說同學們解答應用題後不要忘寫或漏寫“單位名稱”,而不能說成忘寫“單位”。
怎樣把小數表示的單名數與複名數互化
人們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要對各種量進行計量,計量時得到的數都帶有單位名稱,我們就把得到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稱作名數。例如測得教室的長是9米,“9”是量數,“米”是單位名稱,“9米”叫做名數。同學們把“米”叫做名數是不對的。
單名數:隻含有一個單位名稱的數叫做單名數。例如9米、25噸等。
複名數: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名稱的數叫做複名數。例如2平方米、30平方分米、1小時15分、13元8角6分等。
凡是進率是10、100、1000……的複名數都可以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單名數,用小數表示的單名數也可改寫成複名數,即它們可以互化。
它們互化的方法,可以按照“一看、=算、三定”三個步驟進行。
一看:看是由高級單位變成低級單位,還是由低級單位變成高級單位;看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是10、100還是1000?
例如平方米——平方分米,是由高——低,進率是100。
二算:由高級單位變成低級單位時,用乘法計算,“乘進率”。由低級單位變成高級單位用除法計算,“除以進率”。
三定:定結果。
注意:互化時要看清是由高——低,還是由低——高,掌握它們之間的進率,正確地進行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