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閱讀數學課本
對閱讀課本,多數同學都認為語文課本要經常讀,數學課本大可不必,隻要會做題目就行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實踐證明,要想學好數學,必須閱讀好數學課本。怎樣閱讀數學課本呢?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嚴密性、思維性很強的學科,其文字都很精煉、準確,特別是一些定義、公式、法則、運算定律等添一字或去一字,漏一字都不行。連字句的順序都不能變更。因此,課本必須認認真真地讀,逐字逐句地讀,畫出重點詞、句,反複推敲,這樣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
例如:什麼叫方程?課本上是這樣定義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仔細地思考後,劃出重點字詞“未知數”、“等式”進而可知方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含有未知數,二是等式。若不認真讀懂,理解概念,就會在應用中出現錯誤。
閱讀課本時要善於提出為什麼?再如,三角形一節中,課本上有這樣一句話:“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這句話怎樣理解呢?為什麼?同學們隻要認真想一想,就可弄清楚,等邊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因此可以說等邊三角形也叫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能稱為等邊三角形。它們是包含關係。
從上麵可看出,讀數學課本也要認真仔細地讀,逐字逐句地怎樣區別自然數和整數。
我們在數物體的時候,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叫做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1”,1再添上1就得到自然數2,“2”再添上1就得到自然數3……。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1,任何自然數都是由若幹個1組成的,1是自然數的基本單位。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沒有最大的自然數,任何一個自然數都有基數的含義和序數含義。
一個物體也沒有,就用0來表示,0不是自然數,0和自然數都是整數。小學階段,整數比自然數多了一個0,自然數和0統稱為整數,但不能說成整數就是自然數和0,或整數是由0和自然數兩部分組成的。這是因為,整數除了0和自然數以外,還有負整數,這部分知識到中學才能學到。邊讀邊思考,邊記錄。通過論討、提問等形式,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
怎樣區別基數和序數
每個自然數都有兩方麵的意義,一是數量的意義,就是用來計數的,表示事物的個數。二是有“次序”的意義,就是用來表示物體是“第幾個”。
自然數表示被數的物體有“多少個”時,這種用來表示物體個數的自然數就叫做“基數”。用來表示物體順序的自然數,叫做序數。例如:六一班第一小組有6人,這裏的“6”是表示小組的人數,也就是小組有多少人,是基數。如果說第6個同學是男的,這裏的“6”就是表示第幾的韋思,它是序數。
表示序數,常在自然數的前麵加上“第”字。如:小紅在班裏學習第3名,這裏“第”就是表示次序的。有時可以將“第”字省略不說,例如3樓、5考場、四中隊,小兵的座位是17號……,如果在省略的“第”字的序數後邊帶上適當的量詞,如“個”、“座”等,就成了基數,如3座樓、5個考場、四個中隊等。
由上可知,任何一個自然數既可以用來計數,表示事物的多少,又可以用來編號表示事物排列的順序。
怎樣區別數和數字
數和數字的區別是:
1.意義不同。“數”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表示事物在數量上的所不同程度的基本數學概念。數字是用來記數的符號,通常也稱數碼。各國所用的數字有所不同,我們一般所說的數字是指阿拉伯數字,0、1、2、3、4、5、6、7、8、9。
2.數可以分為有理數、無理數。有理數、無理數還可再分,數有無限多個,數的範圍大。而數字範圍很小,隻有0、1、2、3、4、5、6、7、8、9十個數字。
3.數字隻是用來記數的,號,數是用數字來表示的,可用一個或幾個數字來表示。例如:3既是一個數字,又可以表示一個數;316是一個數,它是由三個數字,1、3、6組成的。
4.數字是單純的,數除了用數字表示外,還可用另外一些符號表示,如小數點、分數線、循環點等。
數用數字表示,沒有數字,就不能反映出數量;離開數去談數字,數字就失去意義,而隻是一個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