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地之道(1 / 2)

天有象,旭日東升,夕陽西下,日複一日;漸入寒暑交疊,四季更替,春夏秋冬,年複一年。

地有形,羊腸小道,康莊大道,以眾多道通地之路,然亦可筆直或崎嶇,路聚成丘,路消成壑;丘積成山,壑深成淵,此為山川之始。

天地之道,始於易,曰太易。易為變化之道,天地有易,方有變化;天地有變化,方可化為無窮之可能。

故太易生水,水起於點滴,彙聚亦如道路一般,可成小溪湖泊,亦可成河流江海,至此,天地生水。

水至柔,可藏於萬物,可融於萬物,亦可蘊養萬物,故易之後,則為初,初為天地之初,萬物之初,故曰太初。

天地有靈,萬物相克相生,有易水則有初火,太初誕火,乃為生命之源,所以萬物起於火,亦起於太初。

既有初,當有始,天地便誕生太始,太始有日月,名為金,此為太始生金之理,金象征日月,日月又象征陰陽,陰陽則可歸結於世間萬物,所以太始是萬物之形始。

萬物凝形卻並沒有成質,所以天地又誕生了太素,素的誕生,帶來了木的演變,雙木成林,三木成森,木則是形成質的體現,太素便是萬物之質。

萬物有質之後,自然會有輕和重的區別,而有了輕重自然又會有極輕或者極重的區分,漸漸演變成極大和極小,極多極少等等,至此天地分極,曰為太極。極輕謂清,上升反饋於天,喚之氣;極重謂濁,下沉融於地,喚之土。

因為天是象,而地是形,故太極生之喚其形名為土,土為體之終,亦是天地形體初成之始末。

天地便因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以及太極誕生五行,天孕,地育,這便是天地之道。

萬物形體之初為靜,靜則思動,動則成活,生命便由此而來。

從最開始的無意識生命體,到下意識生命體,再到潛意識生命體最後成為能擁有自主意識生命體的高級智慧生命,人類。這種衍變費勁了心思,也耗盡了心血,這便是我們所看到或者理解的世界。

世人皆是認為看到的天是局,地是盤,而被這先天五太衍生的五行孕育的我們則是這天地的棋子,任你容顏絕世,才情逆天,也逃不過天地間彈指的百年時光,也終難敵過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的宿命輪回。

一代又一代的人沉澱了智慧的結晶,企圖規避宿命的齒輪,越是渴望,越是強大。慢慢的開始有了欲望,欲望的起初是無思想,但是隨著意識的覺醒,思想上的進步,欲望也愈發強烈,貪嗔癡恨愛惡欲,也許是欲望的出現,又或者是這個世界不成文的規則,讓每一個人生來或許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一步步揭開這個世界的麵紗。

慢慢的形成了社會,從最初的奴隸製,到封建,再到思想解放,無產,資產,漸漸的演變,這期間的曲折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每一個人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甚至可以說是必然,即使說是命運的驅使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