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我們的祖先是多麼了不起呀!他們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發明、偉大的建築、著名的書畫,而這些都離不開一直哺育著中華兒女的母親河。下麵我們就來看看這條偉大的河流。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
小朋友,你知道我國的第二大河是哪條河嗎?可以給你一點提示哦:從地圖上看,它的形狀像一個“幾”字,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地,最後流入渤海……哈哈!對,它就是黃河!
有人說,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哪些祖先在黃河邊住過?
考古學家在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發現180萬年前的猿人,定名為“西候度猿人”。
其後,又發現了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這些猿人曾生活在黃河岸邊,捕魚狩獵、生活繁衍。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的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的晚期智人,也共同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sui)人氏、伏羲(xi)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曆史上,黃河流域曾經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奴隸製的夏、商、周就是在黃河流域發展起來的。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皆為黃河流域華夏兒女所創造,它們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被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黃河有那些奇特的景觀?
奔騰的黃河有很多奇特的景觀!
在龍羊峽和青銅峽之間,黃河水和大峽穀之間,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在這裏建一座水電站,一年能發電幾百億千瓦呢!這是一筆多大的財富啊!
有這樣一句話:“天下黃河富寧夏。”因為寧夏銀川的人們用黃河水灌溉農田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銀川的大米和名貴中藥材枸杞全國聞名。
陝晉峽穀的這段黃河,地勢特別,形成了著名的壺口瀑布。這裏的黃河水如大群駿馬從遠處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其奔騰洶湧的氣勢非常壯觀。
關於龍門的傳說
壺口瀑布下的峽穀有一個較窄的出口,便是“龍門”。傳說黃河鯉魚,隻要跳過這個地方,就能變成龍。“鯉魚跳龍門”這個傳說後來被人們用來比喻那些科舉高中的人。
黃河裏都有什麼魚?
黃河裏並不是隻有鯉魚,還有幾百種魚類生活在這裏。在黃河的上遊、中遊和下遊,常見的有鯉魚、鯽魚、鰱魚、鯰魚等。
不過,最近幾年黃河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很多魚已經看不見了。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保護養育著我們世世代代的母親河。
黃河的源頭在哪裏?
黃河源頭在哪裏?許多人認為黃河源在青海省瑪曲上遊的約古宗列曲,這裏有一個泉眼和一百多個小水泊,矗立著數十座“黃河源”石碑。
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流域麵積最大,在旱季也不幹涸。專家認為那紮朧查河是黃河正源,從這裏算起,黃河長度約為577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