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媽媽”來孕育寶寶的,可是在浩瀚的大海裏,就生活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動物,這種動物的“媽媽”們不負責生育,而是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爸爸”們。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咱們就一起去看看這個奇怪的家族吧!
這種獨特的動物是什麼呢?
這種動物不僅生育情況與眾不同,就連長相也很特別呢!
它長有馬形的頭,蜻蜓的眼睛,像蝦一樣的身體,如象鼻一樣的尾巴,若是根據它這個四不像的樣子來為它取名還真是很難,後來,人們幹脆就根據它形如馬頭的腦袋,稱其為海馬了。不過,你可不要把它和馬混為一談,它可是個十足的魚類,雖然是個最不像魚的魚類。
海馬究竟長什麼樣呢?
海馬的頭側偏,頭兩側各有兩個鼻孔,頭與身體成直角形。腹部由10~12個骨環組成,就像穿了一副堅硬的鎧甲,鼓鼓的肚子向外凸出,以致身體都無法彎曲。一般海馬的體長為10厘米左右,全身都由膜質骨片包裹,有一個無刺的背鰭,沒有腹鰭和尾鰭,不過它的背鰭很小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出來的。海馬的尾部細長,常常保持卷曲狀,尾部的末端可以自由活動,休息時,海馬會將它纏繞在海藻或其他植物上。
為什麼海馬“媽媽”不生寶寶呢?
每當繁殖季節來臨時,隨著雄海馬的身軀不停地伸直與彎曲,很多小海馬就會一個個從它的腹部出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海馬“媽媽”不生寶寶,而讓海馬“爸爸”生呢?
原來,在雄海馬的腹部有一個育兒囊,雌海馬在一開始就把成熟的卵子產到了雄海馬的育兒囊內。雄海馬給卵子受精後,便會封閉住育兒囊的口,它也就擔任起孵卵哺乳的重任。由於育兒囊內的血管能給受精卵提供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經過一個多月後,便孕育出了小海馬。
其實,並不是海馬“媽媽”不負責任,而是它的腹部根本沒有像育兒囊一樣的器官。
懶惰的家夥
海馬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以熱帶、亞熱帶數量較多。海馬喜歡生活在沿海海藻叢生的海區,經常將卷曲的尾部纏繞在海藻的莖枝上,有時也會倒掛在漂浮著的海藻或者其他飄浮物上隨波逐流,真是個奇懶無比的家夥。
可是這麼懶的家夥怎麼攝取食物呢?原來,懶家夥也有懶招數。當海馬漂到水溫、水質較好的水域時,就會吃很多食物,而且消化得很快;而當水質不好時,它便會減少攝食量,甚至停食。這時,你不用擔心海馬會餓死,它可是具有很強的耐饑性哦,最長可以近130天不進食呢!
海馬的種類有哪些?
海馬種類繁多,而且是名貴的中藥材,有“南方人參”的美譽。
在我國沿海主要有6種海馬,即刺海馬、管海馬、斑海馬、日本海馬、克氏海馬、冠海馬。其中,冠海馬多見於我國的黃海和渤海海域,而其他幾種海馬多在南海海域出現。海馬中,尤以克氏海馬體型最大,而藥用價值較高的則是斑海馬、刺海馬、日本海馬、大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