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一個愛幹淨的好孩子嗎?你喜歡洗手、洗腳、洗澡、做衛生嗎?在古印度,有一個特別愛幹淨的民族,他們就是哈拉巴人。可以說,這些哈拉巴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洗澡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吧!
隱藏在河穀中的文明
以前,科學界一直認為,古印度沒有屬於自己的文明,直到印歐語係民族遷到這裏。可是,令人意外的是,1922年在印度河流域,考古學家居然發現了一處奇特的文化遺址。
這一發現,讓印度的文明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後來,整個印度河流域又陸續挖掘出200餘處城鎮遺址。遺址像一個巨大的三角形狀,它包括的範圍很廣闊,東西從德裏直到伊朗邊境,南北從阿拉伯海直至喜馬拉雅山,麵積約有130萬平方千米。由於文化的中心為南部的摩享佐達羅、北部的哈拉巴,所以人們用“哈拉巴文化”來稱呼它。
以農業為基礎的哈拉巴人
考古學家在哈拉巴文化遺址上,找到了大量當時所用的鐮刀等農具,這說明哈拉巴人以農業生產為基礎。此外,考古學家還發現,大麥、小麥是他們主要栽培的作物。不過除田耕種糧食外,他們還種植椰棗、果品,馴養一些動物,如牛、山羊及各種家禽等。
從出土的大量銅器、精美的手工藝品中,我們可以知道,那時的人們不僅掌握了冶煉金屬的技術,還出現了一批能工巧匠。另外,哈拉巴人的製陶、紡織、車船製造也很發達。而且,當時城市的繁榮還刺激了國內、國際貿易的發展,這使得哈拉巴文化盛極一時。
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
哈拉巴文明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城市文明。當時,哈拉巴、摩亨佐·達羅和甘瓦裏瓦拉是最著名的城市。特別是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從這兩個城市的遺址來看,它們的規模都非常大。每個城市都有4萬左右的居民,街道非常整齊,房屋大多以磚建造,並建有完善的排水係統。此時的國家,跟西歐後來出現的城堡國家很像,以一個或幾個城市為中心,然後與周邊的村鎮結合形成。
由於沒有發現規模巨大的王宮建築群,所以考古學家認為,當時並沒有形成至高無上的王權。在遺址中,人們還見到大量刻有文字圖形和其他圖形的印章,印章的圖紋主要是獨角獸和公牛。可見,在哈拉巴文明時期,牛與人們的生活非常密切,而且當時的民眾還有圖騰崇拜的意思。另外,從一些用於戰鬥的兵器來看,哈拉巴文明時期已經有了軍隊。
先進的城市建築和規劃
考古學家還在摩亨佐·達羅城中,發現大部分街道都是東西向或南北向的直路。其中,主幹道有10米寬,道路下麵還有磚砌成的下水道。古城裏的房屋大多用火磚砌成,住宅麵積大小不等,小的隻有兩間房,大的則設有大廳和多間房屋。凡是麵積較大的住宅,都會有幾個房間朝向庭院,並設有一個通向小巷的側門。其中,有一座最特別的住宅,它不僅包括許多間大廳,還設有一個專門儲存東西的建築物。據猜測,它可能是國王或首領的住所。
此外,人們還發現一些兩層樓的住宅,下層為廚房、洗澡間,上層為臥室。很顯然,這應該是貴族的住宅。
超級愛幹淨的民族
就發現的大多數住宅來看,裏麵基本都有水井、整潔的浴室及整齊的排水溝。而且,在住宅的外牆裏麵還裝有一個垃圾通道。當垃圾進入這個通道後,就會滑到屋外街邊的小溝,而小溝又和下水道相連,所以垃圾就會跑到了下水道裏。在上古時期,居然就有如此複雜的汙物和汙水處理係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所以,根據這些,我們可以推斷這裏的居民都超級愛幹淨。
在遺址上,還發現了一個比較突出的建築物,經研究後證實,原來是一個大澡堂。這麼注重清潔衛生的民族,在當時確實難得一見。更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在摩亨佐·達羅中還發現大量蹲式廁所。這種廁所就是按今天的標準,也是非常豪華的。它不僅造得堅固整齊,而且還設有排除糞便的水槽,汙物能直接被衝入下水道。考古學家們在震驚之餘,給這個時代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清潔時代”。
為什麼曆史記載中沒有哈拉巴文化呢?
真是奇怪,為什麼現在我們在印度的曆史文獻中,根本找不到哈拉巴人的影子,這是怎麼回事呢?對這件事情,科學家一般有三種說法。一是認為有外族入侵,使得整個城市被毀;二是屬於自然生態的變遷,認為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沙漠化、地震或洪水等災害,導致城市消失;三是歸於哈拉巴城市自身的不足,因為農業過於依賴河流,所以城市無法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