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理想有何用?
人有靈魂生活和肉身生活。靈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實的組成部分。
理想便是靈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處世來說,如果世道重實利而輕理想,理想主義會顯得不合時宜;就做人來說,隻要一個人看重靈魂生活,理想主義對他便永遠不會過時。
當然,對於沒有靈魂的東西,理想毫無用處。
四
我喜歡奧尼爾的劇本《天邊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麵,幻想毫無價值,美毫無價值,一個幻想家總是實際生活的失敗者,一個美的追求者總是處處碰壁的倒黴鬼;另一方麵,對天邊外的秘密的幻想,對美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價值。那種在實際生活中即使一敗塗地還始終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是真正的幸運兒。
五
對於不同的人,世界呈現不同的麵貌。在精神貧乏者眼裏,世界也是貧乏的。世界的豐富的美是依每個人心靈豐富的程度而開放的。
對於音盲來說,貝多芬等於不存在。對於畫盲來說,畢加索等於不存在。對於隻讀流行小報的人來說,從荷馬到海明威的整個文學寶庫等於不存在。對於終年在名利場上奔忙的人來說,大自然的美等於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時候,我們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豐富的美之外了?
一個經常在閱讀和沉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隻讀明星軼聞和凶殺故事的人,他們生活在多麼不同的世界上!那麼,你們還要說對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無用的嗎?
六
聖徒是激進的理想主義者,智者是溫和的理想主義者。
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一個尋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義者會轉而尋求智慧的救助,於是成為智者。
心靈智語
對理想的思索,是精神上的成熟辯解。
對理想的思索,是靈魂對智慧和美德的追求。
對理想的思索,是生活對失敗者與追求者的對比。
對理想的思索,是尋求信仰和精神的智慧。
上帝不會辜負信念
佚 名
15世紀中葉的一個夏天,航海家哥倫布從海地島海域向西班牙勝利返航。
但船隊剛離開不久,天氣就驟然變得十分惡劣了,巨大的風暴從遠方的海上向船隊撲來。
有幾艘船已經被排浪打翻了,隻一閃,便沉入了大海的深淵。船長悲壯地告訴哥倫布:“我們將永遠不能踏上陸地了。”
哥倫布知道,或許就要船毀人亡,他歎口氣對船長說:“我們可以消失,但資料卻一定要留給人類。”哥倫布鑽進船艙,在強烈顛簸的船艙裏,迅速地把認為珍貴的資料縮寫在幾頁紙上,卷好,塞進一個玻璃瓶裏並加以密封後,再將玻璃瓶拋進了波濤洶湧的茫茫大海。
“有一天,這些資料一定會漂到西班牙的海灘上!”哥倫布自信而肯定地說。
“絕不可能!”船長說,“它可能會葬身魚腹,也可能被海浪擊碎,或許會深埋海底。”
哥倫布自信地說:“或許一年兩年,也許幾個世紀,但它一定會漂到西班牙去,這是我的信念。上帝可以辜負生命,卻絕不會辜負生命堅持的信念。”
幸運的是,哥倫布和他的大部分船隻在這次空前的海上風暴中死中逃生。回到西班牙後,哥倫布和船長都不停地派人在海灘上尋找那個漂流瓶,但直到哥倫布離開這個世界時,漂流瓶也沒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