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地形地貌(1)(1 / 3)

地球像個有生命的東西,會運動,會變化。這些運動,或劇烈,如火山爆發、地震等,在瞬間造成地形地貌劇變;或緩慢,如風化和冰川作用,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會使地殼發生顯著變化。就在這不停的運動、變化中,形成了起伏不平的地形地貌。就大陸形態來看,千姿百態,種類繁多。有地勢相對高起,表麵起伏很大的山脈和丘陵;有麵積廣闊,地麵起伏不大的平原;有四周凸起,中部低陷的盆地;有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原。這些形態各異的地形地貌無疑給地球帶來了許多神秘的色彩。這些奇幻瑰麗的地形地貌裏到底隱藏了多少神奇呢?

地球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在今天已不再是一個謎,但地球的地形地貌仍充滿了許多神秘色彩。冰海雪原上迷幻般的綠洲,大地臉上最大的疤痕,地球自己的門牌號碼,五顏六色的土壤,比海平麵還低的陸地等等都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研究。

藍色梨形球

有人說地球是個稍扁的球,也有人說地球像梨,又像雞蛋。可是從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看,地球是個很圓的球,但不很規則,有的地方鼓出來,有的地方凹下去。而且地球上大氣圈和水圈的反射光使地球呈現出藍盈盈的顏色,所以我們說地球是一個藍色梨形球。

天大地大究竟有多大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國家和地區,可見地球的麵積是很大的,可是你知道地球究竟有多大嗎?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從我國的最南端到最北端,或最東端到最西端,直線距離都有5000千米左右。如果徒步旅行的話,按每天走50千米計算,從東頭走到西頭或從南端走到北端,都要走上100多天。我國的領土夠遼闊廣大了吧?可是它隻占了地球表麵積的2%左右。

如果以每天50千米的速度做一次環繞地球的旅行,要走多少天呢?需要兩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即使是坐上每小時航行800千米的飛機,沿赤道線繞地球飛行一圈,也要50個小時!

地球的表麵積到底有多大呢?

請看下麵一些數字:地球的赤道周長40075千米,地球的經線周長40009千米,地球表麵的總麵積51000萬平方千米。

這個51000萬平方千米是個什麼概念呢?還是拿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些地域來對比一下吧:世界上最大的洲--亞洲的麵積,隻占地球表麵積的9%;而英國的國土麵積,還不到地球表麵積的兩千分之一呢!

地球與太陽同齡

地球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有人說她年邁,又有人說她年輕。地球的年齡究竟有多大呢?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不過幾千年,即使追溯到人類的出現,也隻不過200多萬年,這與地球的年齡相比,顯得微乎其微。那末,人類是否無法確定地球的年齡了?不。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發現,地殼岩石中含著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這些放射性元素按一定的速度衰變。例如,1克鈾-235,每年有74億分之1克衰變為鉛元素。所以,根據岩石中現有的鉛和鈾的比例,便可推算出這些岩石的年齡。

科學家們已用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測得了地球上許多古老岩石的年齡,在各大洲大陸上都找到了30億年以上的古老岩石,其中最古老的岩石要算南極洲的火山岩,距今已有40億年左右。經過測算和必要的校正,現在國際上普遍認為地球的年齡為46億年。也有人認為,從熔岩冷卻到固體岩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地球大約是在50億年前開始形成的,其年齡與太陽的年齡大致相同。

與我們日常相處的地球,原來是如此的古老!

試問地球的歸宿

地球已年近46億年了,那麼地球的歸宿如何呢?

以適宜的溫度,理想的大氣,豐富的物質供我們人類生存發展的地球已有46億年的年齡了,地球將以什麼方式走向“生命”的終結呢?這是個有爭議的論題。

有些人認為,地球最終將變成一個巨大的冰球,因為太陽像其他熾熱天體一樣不斷向空間傾瀉熱量,這種巨大的能流總會枯竭,而接受太陽熱量的地球也就會逐漸冷卻,寒冷地區不斷擴大,海水不斷冰凍,生命相繼滅絕,最後地球將以冰球的狀態存在於宇宙之中。

但是,核物理學家在對太陽和其他恒星中所發生的核反應進行研究以後發現,盡管太陽總有一天會冷下來,不過在此之前,太陽還會經曆一個溫度極高的時期。一旦大部分氫燃料消耗殆盡,其他核反應就會發生,使太陽變熱,並使它劇烈膨脹。在這種情況下,地球有可能先被焙成灰燼,最後又會揮發掉。這時,地球作為一顆固體行星的曆史就算到了頭。可是,我們對這一點倒不必過分擔憂,因為這大概是80億年以後的事情了。

千萬年後的地球

我們知道,地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千萬年前,世界屋脊正在大洋底呢。那麼,千萬年後的地球又將怎樣?

我們的地球曆經幾十億年滄海桑田的變化,才形成今天的海陸分布和起伏的地形,而且這種變化至今還在不斷地進行著。例如北美洲板塊和南太平洋板塊正在以每年約5.6厘米的速度分離;印度洋板塊和南太平洋板塊正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靠攏,並相互碰撞,擠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