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德和3年,陽光明媚,春風和暖,青雲帝都興安城各街各巷,聞見繁華景象,四處充斥著商販們的叫賣聲吆喝聲,好不熱鬧。
天子身邊近臣閆九閣手持明黃聖旨,自武安門而出,騎著高頭大馬,身後帶刀護衛百餘人,匆匆打馬往西郊的禮部尚書洛家府邸而去,興安城內雲煙卷起,路上行人猜測紛紛。
一道晉升聖旨,一道賜婚聖旨,長興王洛少陽成為青雲高宗雲若離在位時期最為炙手可熱的少年權貴。洛少陽自此在青雲國,猶如船高水漲。
原禮部尚書洛少陽新晉為長興王,天子特賜良田千畝,賜帛百匹,金銀珠寶,數不勝數。另著皇命娶安平公主雲若傾為妻,數月完婚。
西郊的百姓唏噓不已,今日聖旨,不論哪道,讓人眼紅。
近臣閆九閣攜天子親筆聖旨於禮部尚書洛少陽府邸宣旨,百姓們親見聖旨宣下,一時榮寵非凡,無人能及。
“長興王,陛下還有一道聖旨呢!”閆九閣看著眼前這位不過雙十年華的年輕王爺,麵容清俊,通身儒雅,臉色淡然,看不出喜怒,不由的心底暗歎這位長興王真是好福氣。陛下特下密旨,先晉為長興王,再行賜婚,可見天子對這位長興王,很不一般。
公主安平,天子同母胞妹,先皇愛之。猶記那一年暮春,興安城梨花正好,安平公主,於鳳棲宮出生,高祖甚喜,大赦天下。同樣的也在那一年,青雲一大家族蕭家,走向衰亡。
有書為記:明德5年,皇後風氏產女,帝心甚慰,大赦天下。鳳棲宮宮人,論功行賞。甚有貴妃蕭氏,皇後臨盆之際,意圖謀害皇後與腹中胎兒,著命刑部代為查實,後,當眾斬首。
後妃當眾斬首乃是青雲曆史上聞所未聞之事,何況貴妃蕭氏,乃是魏國大將軍蕭良獨女,足見高祖皇帝多麼愛重安平公主。
閆九閣手持聖旨,看著眼前節氣高潔,出塵不凡的男人,眉笑顏開。安平公主有傾世之貌,長興王又文韜武略,這麼一對天仙之配,佳偶天成,任是誰也要羨慕了。
就連閆九閣都知,娶了青雲國才子賢士們都想娶的安平公主,這一生,榮華富貴,安然無憂。往後的日子,隻能越來越好,決計不會更差。長興王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長興王還是威遠將軍的時候,便是名動天下的出塵公子,如今成熟穩重,懂進知退,更是讓大家閨秀傾心不已,這樣的男人,怕也隻有傾城之姿的安平公主,能夠降服。
一旦長興王與安平公主大婚,天子便多了一位可以傾心相交的賢德良才,正是如虎添翼。以後於江山社稷,更是遊刃有餘,實為大功一件。
“奉天承運,青雲皇高宗詔曰:三色為矞,鴻禧雲集。長興王洛少陽,華文殿大學士洛寧先生之後,筮士六載,節操素勵,才德秀於天下,清約聞達朝野,經明行修,忠正廉隅。皇妹安平公主雲若傾,與朕一母所出,誥封安平,行端儀雅,禮教克嫻,執釵亦鍾靈琉秀有詠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閨。潭祉迎祥,二人良緣天作,今下旨賜婚,賜冊賜服,垂記章典。著欽天監擇良辰完婚。望汝二人同心同德,敬盡予國,勿負朕意。”
“駙馬爺,接旨吧。”閆公公傾前一步,給長興王洛少陽送上聖旨。以後他在宮中,難免要多多倚望這位年輕的駙馬爺。他雖為天子近臣,到底不如皇親貴族,甚至就連朝中的許多大臣,都要不堪。人人隻道巴結巴結他這個天子身邊的總管,卻不知他卻是身份尷尬。
洛少陽提服起身,微微整理朝服,上前接過聖旨,客客氣氣的道。
“有勞閆公公了,屋裏喝茶。”將閆九閣請進花廳,吩咐下人送上熱茶,取了賞銀,這才將人送走。獨自一人陷在茶座裏,整間屋子安靜到嚇人,管家福祿站在身後,由始至終,都未出聲,而他卻是思緒萬千。望著外間的天際暗暗吸了一口氣:自古功名利祿,皇家兒女,都不過是權力尖上的鬥爭,想要獨善其身,怕是奢望了。
安平公主,青雲國最受寵的公主。脾性暫且不論,單是這一身份,嫁到自己府上,是好是壞,就沒人說的清。天子這一旨意,讓人尋思不已。
聖旨已下,天子的話,向來一言九鼎,從來沒有收回去的可能。從踏進青雲國的宮門開始,自從穿上一身朝服,太多太多的事情,早已沒有了選擇的餘地。
他唯有,遵從,唯有,空出嫡妻的位置,迎娶青雲最尊貴的公主,唯有,接下這一身份,當世人眼中最受恩寵的駙馬爺。
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今,天子一旨婚賜,他就隻能歡歡喜喜當這個新郎。
……
德和3年晚秋,長興王與安平公主成婚。
這日,帝都興安城,十裏紅妝,八人大轎,長興王洛少陽騎著高頭大馬自長興王府而出,往武安門而去,一身喜慶裝扮,俊俏迷人。淡淡的笑容掛在臉上,一臉親和。興安城大街小巷的百姓蜂擁而上,將兩邊的街道堵得嚴嚴實實,所見之處,皆是人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