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王的老花鏡片上掩映的是一份來自兵部的奏章,署名是宋承——卓璃的第一份請奏:卓璃要殺人!十四歲的孩子要請命監斬!
其中還有標題為《七大恨》的斬殺原因:
大清帝國太子、臣波斯守護男爵、白羊座金甲禁衛宋承啟奏波斯帝國亞斯國王:
帝國法典曰:天下百姓皆為我民,人人平等,有奴役他人者,斬立決。桃花七樓十八院目無王法者,奴役婦人,逼良為娼,此一恨;
女神教典雲:普天萬民皆為同胞。今有拐賣我等姐妹者,視人如工具。不擇手段換以金錢私欲,此二恨;
勾引有婦之夫,破壞家庭者,亂家亂國,此三恨;
傳播疾病與壯丁,害我國民,虛我國體,此四恨;
縱容打手護院,欺打良民於市街,毀國家秩序,此五恨;
深夜開張喧嘩,擾我農耕壯丁、軍部精銳休整,勝於盜竊國庫錢糧,掘守護城牆根基,此六恨;
逼婦人引湯食藥,墮胎斷後。毀我波斯未來,滅我國之希望,此七恨。
囂張跋扈,人神共憤;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七大恨,臣跪請國王下旨恩準:應天道順民意,斬其人首,大快民心。
看完亞斯王把奏章丟下龍案,被人恰巧接著,這人老態龍鍾,滿頭白發,脊背微彎卻是個羅鍋,年齡似乎與接到奏章的敏捷動作完全不符。他打開奏章略微看過,淡黃的混眼看向亞斯王。
“臣以為近則對您有利;遠則對公爵有利。”緩慢地走到亞斯王的身側,把奏章放回了龍案。“七樓十八院沒了容易,婦教會也暫時會少了一大筆收入,此為近事對陛下有利;它是皇城達官貴人一擲千金之地,使大量的金錢回到民間,貧富分化不容易走上極端。一經消失,貧富分化加快,若到了最嚴重的時候,恐怕亞斯王的子孫要有人走清國當今聖上之路了。此為遠事,對公爵有利。”
“劉永!”亞斯王強調老人的妄斷猜測:“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
劉老爺子解釋:“人老不中用!還請陛下明示。”
“你於文於武百戰何申不能勝逃到此處,我好心收留奉養,不是要你講官話的!”
原來,這劉永老人本是清國重臣,與清國朝中八旗聖將何申不合,相互傾轍。最後敗走波斯,亞斯王愛其才學,奉為上賓供養。曾經幾度問政於老爺子,可是劉永總是以官家套話敷衍了事,近日,亞斯王對婦教會更換會長稍起疑心,今早又有太子奏章。便找來了解清國官方行事的劉永問其所以。仍是敷衍,亞斯王自然勃然大怒。因為,他野獸般的知覺感到一絲不安,甚至是危險。
劉永笑道:“此番老夫便真的不是敷衍,而是糊塗。還未出招,便自斷臂膀的套路,可能就是波斯也沒有吧?能有如此行事的,定是真人聖賢,讓俗人看不出眉目;再不然……就是胡鬧!請陛下容老夫再觀望觀望……”
亞斯王感覺算力不足,難道自己真的老了麼?他無力在奏章上批下兩字,同意執行。回退了劉永。
……
沒有任何一個傻子會在動兵之前,先斷了自己養兵的路,這不合常理。於是在娜塔莎公爵這裏,既“可愛”之後,卓璃又得到了一個“笨蛋”的稱號。
女人很生氣,推翻了麵前的棋盤,黑白棋子散亂一地。鼓起來的胸膛顯得胸圍又加大了幾寸。他是笨蛋麼?居然自己砍掉自己的財路!等待幾十年終於出現了一個能為自己複仇成為奠基石的人,竟然是個笨蛋。
砸東西是女人用來發泄的重要途徑之一,當然要有兩個前提條件:其一她很富有,這樣便會有足夠的東西讓她來砸;其二,要有一個讓她勃然大怒的理由。此刻的娜塔莎兩者具備。所以,書房裏的所有事物,全部變成廢墟殘骸,連身上的衣物沒有幸免,她本來穿的不多,現在……塔司是不敢進去的,女仆也是扒著門縫觀看,估算要請所多少人來整修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