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群雄逐鹿 第四百零九章 決戰臨沂1(1 / 2)

總的來說,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時間最長,牽製和抗擊日本陸軍2/3以上兵力。中國的長期抗戰大量殲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到1945年,中國戰場計斃、傷、俘日軍155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

中國的長期抗戰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的戰爭實力,日本的經濟形勢到1944年已極度惡化。到1945年初,日軍大本營做出了一個評估,他們認為,日本能夠有組織地進行戰爭的時間,即便竭盡所有努力,大概也隻能以1945年中期了。

此時的中國正麵戰場,國民黨軍主力大部在西南大後方,前線部隊受豫湘桂戰役失敗的影響,軍心動蕩,實力受損,所以,中國戰場的大反攻任務主要落在敵後戰場上,敵後戰場將持續近兩年的局部反攻轉為全麵大反攻,向日軍發起猛烈的最後一戰。

1945年8月10日24時至11日18時,八路軍朱總司令連續發布關於受降和對日展開全麵反攻等七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區抗日武裝部隊向其附近的日、偽軍送出通牒,限他們於一定時間內向人民軍隊繳械。所以敢於抵抗的日偽軍全部堅決消滅。

消息傳到了山東,山東軍區的羅政委立即組織軍隊向著日軍展開了最後一戰,冷雲峰在得到消息後,決定拔掉臨沂城!

此時的臨沂城,在八路軍的重重圍困之下,早已成為了孤城,城內的石井一夫經過了一年的圍困,兵員緊缺,糧食隻能配給製,在得知八路軍號召進行最後一戰之後,石井一夫知道,決戰的時候到了,八路軍是一定不會放過臨沂的,然而,石井一夫卻是一個瘋狂的軍國主義份子,他並不打算突圍,他知道,突圍不過是死路一條,與其死在逃跑的路上還不如魚死網破,他決心以所有的兵力固守臨沂,直至玉碎!

臨沂的地理位置與戰略意義十分重要,羅政委對臨沂的攻堅戰給以了高度重視,親自布置作戰任務,組建了解放臨沂前線指揮部,並決定調用3個主力團和1個地方獨立團參戰。而身分九分區的司令員,冷雲峰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臨沂前線指揮部的最高指揮官。

8月17日,我軍發起進攻,當日就占領了四關。

在經過了兩天的準備後,8月20日、22日,我軍又連續兩次強攻。在猛烈的火力掩護下,戰士們駕雲梯登城。

教導一團的5名戰士登上城牆後,因雲梯被打斷,後續部隊不能跟進,他們獨立作戰,攻占了城東南角的大碉堡,頂住了敵人無數次的進攻,最後,五名戰士彈盡援絕,壯烈犧牲。

城下我軍被敵人猛烈的火力封鎖,進退艱難,傷亡較大,有的跳到護城壕內的深水裏繼續戰鬥。前線指揮部中的冷雲峰見強攻隊我不利,命令部隊暫時返回陣地。

此戰之後,冷雲峰意識到,強攻臨沂必然會付出重大傷亡,所以,一定要打巧仗才行,冷雲峰決定開展軍事進攻與政治進攻相輔佐的方法,晝夜向敵人喊話。

臨沂前線,城下,八路軍拿著大喇叭不斷的宣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