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1 / 1)

曆史記載,多鐸的這次屠城進行了十天之久,史稱“揚州十日屠”。

有一本書專門記載了這件曆史事件,叫做《揚州十日記》。

雖然這本書的準確性值得懷疑,但所寫的也基本上就是史實。

對於這次的罪行,蒼天給多鐸的懲罰是出痘。

出痘是古代最嚴重的瘟疫,無藥可治,就是現在都沒有疫苗防止出痘。

據我所知,這世間的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必會出一次,出來一次就自然產生抗體,以後就絕不會再出了。

所以在古代,每一個人在這上麵都得走一次鬼門關。

康熙之所以能當上皇帝,並不是他小時候顯得巨鼎聰明,而是他出過痘了,他不會因為這個而死亡,皇位就能避免再起紛爭。

多鐸就是千萬個不幸的人的一個,但對於他屠殺漢人的罪行來說,隻能說一句罪有應得。

順治六年,多鐸因出痘而死。

多鐸死了,多爾袞很傷心。

多鐸和阿濟格是他的左膀右臂,有這兩個親兄弟在統兵,他的攝政王就能做的平平穩穩。

現在隻能全指望阿濟格了。

阿濟格這個人我們早就說過,這是一個小腦容量超過大腦的人。

雖然是個狠角色,但是是個二杆子。

最近一次二杆子行為是在西征農民軍的時候。

多爾袞很重視李自成的農民軍,認為這支軍隊才是他的勁敵,不消滅不足以安睡。

所以在坐穩北京後,立即派出他的最得來的左膀右臂——阿濟格和多鐸,兩線西征李自成。

對於和李自成作戰,用一個成語就是摧枯拉朽,一看農民軍這麼不經打,阿濟格就飄飄然了,居然繞了個彎,跑到了蒙古搶了一把。

以至於一度消失在多爾袞的視線之內。

多爾袞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在阿濟格完勝李自成回到北京,多爾袞不但沒有獎賞,還拿這一次繞道搶劫大做文章,將阿濟格降了一級,從親王降為郡王。

多爾袞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敲一下阿濟格膨脹的小腦,希望二杆子阿濟格向“一”反麵努力些,不要永遠停留在“二”上。

所以不久又恢複了他的親王爵位。

多爾袞是孤獨的,他曾經希望自百年之後,把權利之棒交給這兩個人其中的一個,但是阿濟格如此的不成事。

而後多鐸又死了,從此多爾袞的心裏更加的鬱悶,加上他自來體弱多病,脾氣變得更加暴躁。

已是身為皇父攝政王的多爾袞,也無法排遣這孤獨的寂寞,於是有人向他建議了一個消遣的方法,去打獵吧。

地點是古北口。

皇太極在海蘭珠死後,情緒低落,也曾被群臣建議去打獵。

看來這是女真人傳統的消遣方法。

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帶著滿朝的眾臣,其中有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大學士剛林。

在馳獵過程中多爾袞忽然跌下馬來。

然而傷勢並不重,隻摔斷了腿,隨軍的醫生,就給打上石膏固定,並移到附近的喀喇城休息。

我們不知道在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曆史上沒有記載,我也不敢隨便胡說。

唯一知道的是十二月九日,多爾袞感覺自己要不行了,密詔阿濟格,吩咐他帶三百騎飛馳北京,究竟要做什麼不得而知。

但是這事雖然秘密還是被一個人知道了,這個人就是大學士剛林。

剛林立即以更快的速度報告給北京的有關反麵,迅速關了城門,逮捕阿濟格,並把三百騎兵處死。

以上這段關於阿濟格的事純屬子虛烏有,開始看許多資料上都這麼說,但我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後,感覺越來越不對。

多爾袞令阿濟格帶兵回京,無疑就是謀反,這是衝著誰去的,擺明了是順治。

我死了後,你就殺了順治,自己做皇帝吧,不然沒有人罩著你,你會被人害死的。

既然是密謀隻能說這些,因為很多重要的大臣都被多爾袞牽在跟前,北京沒有什麼重要人物了。

唯一重要的隻有順治了。

所以這一段證明多爾袞死前就準備了謀反。

這十惡不赦的大罪,可以將他以前所有的功勳都抹殺。

所以順治皇帝在後來寫曆史的時候,加上這幾句,也不解釋具體情況,模棱兩可使你感覺多爾袞怎麼忽然變了。

其實多爾袞死的時候,阿濟格在喝酒取樂,這才符合阿濟格一貫的二杆子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