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馬尾藻海(1 / 3)

克裏斯托弗·哥倫布航海日誌中的記錄看上去讓人們有一種正在閱讀恐怖小說的感覺:1492年9月17日,也就是船隊起航後的一個月,我們駛入了一片陌生的海域,這片海域異常平靜,海麵上連一絲風也沒有,船隊中駛在最前方的“尼娜號”忽然停滯不前……

1.海洋上的“墳墓”

馬尾藻是海藻的一種海洋生物,在大西洋中部的一片海域上,海麵全都充斥著馬尾藻。有人稱這片海為“海之綠野”,但是更多的人則稱之為“魔藻之海”。這片海域為什麼會有如此恐怖的名字呢?一直以來,隻要是誤入這片“魔藻之海”的船隻,幾乎沒有一艘能全身而退,在帆船盛行的航海時代,有不計其數的船隻,誤入這片被馬尾藻所覆蓋的海域,結果船身被海藻死死地纏住,不得動彈,最終船上的人因為飲用水和食物的耗盡而葬身大海,於是不少人又把這片海域稱為“海洋墓地。”

作為可能是曆史上第一位向世人描述馬尾藻海的人,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從一開始,就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在他第一次橫渡大西洋的遠征途中,他和他的船隊遭遇了這片神秘的海域。

寫在克裏斯托弗·哥倫布航海日誌中的記錄看上去讓人們有一種正在閱讀恐怖小說的感覺:“1492年9月17日,也就是船隊起航後的一個月,我們駛入了一片陌生的海域,這片海域異常平靜,海麵上連一絲風也沒有,船隊中駛在最前方的‘尼娜號’忽然停滯不前,船員們檢查之後才發現‘尼娜號’被海裏的水藻緊緊地纏住了。之後不久,我們才發現出現問題的船隻不單隻有‘尼娜號’,其他一些船隻也正在慢慢背水藻纏繞。船隊被困在一片神秘的水域中,進退不得。漂浮的水藻在海麵上隨波搖擺,它們的韌性十分強大,就像是生長在岩石中一般,這些一直向西綿延不盡的水藻,我的頭皮都發麻了。一些水手們認為水藻隻是生長在陸地邊緣,他們以為船隊附近就應該有陸地存在,可是經過探測,在船下方,是深不見底的海洋……”

一周之後,“尼娜號”和船隊中的另外兩艘帆船——“品達號”和“聖瑪麗亞號”,依然束手無策地被困在這片未知的海域上。水手們也開始了騷亂,他們都抱怨:為什麼這裏一絲風也沒有,如果總是這麼風平浪靜的話,我們最終就會死在這裏,永遠無法返回故鄉西班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水手們剛剛抱怨完,海麵上出現了巨大的海浪,這個場景是如此的詭異而驚心動魄,乃至於所有這些經驗豐富的航海老手都大驚失色……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奧茲明少校所在的艦隊曾駛入了馬尾藻海域,海上平靜無風,海麵上的馬尾藻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臭味。放眼望去,依舊能隱約看到海綿下各種船隻的殘骸。馬尾藻表麵有著及其巨大的黏性,一些船員打撈上一些海藻,卻讓這些“魔藻”緊緊地吸附在手臂上,如果強行揭開的話,手臂上的皮膚就會被撕扯出一道道血痕。

奧茲明少校顯然對這片海域並不了解,他認為這片散發著惡臭的海域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少校顯然錯了,到了晚上,海藻像章魚的觸須一樣迅速爬上船的甲板,將船牢牢裹住不放。第二天一早,船員們發現後才知道事態的嚴重性,為了航行所有的人都開始清理船上的海藻,可是事與願違,船上的海藻清理完一批,就又會“爬上一批”,海藻像潮水一樣湧上甲板,越清理越多。到最後,萬般無奈的船員們在海藻上噴灑汽油,用火攻的辦法,最終筋疲力盡的船員們僥幸逃出了這片海域。

在航海家們眼中,馬尾藻海是海洋上荒漠和船隻的墳墓。在這片空曠而死寂的海域中,幾乎捕撈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魚類,而海龜和偶爾出現的鯨魚似乎就是這裏唯一的生命了,此外就是那些布滿海麵的馬尾藻,才是這裏真正的主人。在眾多的傳說故事中,馬尾藻海被形容為一個巨大的陷阱,過往的船隻會被帶有魔力的海藻死死纏繞,最終被這些魔藻捕獲並被吞噬。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的船隻不計其數,最終隻剩下水手們的累累白骨和船隻的殘骸。而被馬尾藻海所圍繞的百慕大三角作為這一海域上聞名遐邇的神秘地帶,則將這些有關於“魔鬼之海”傳說推向了極致。

在海洋學家和氣象學家的共同努力下,馬尾藻海“詭異的寧靜”和船隻莫名被困的原因被找出來了。原來,這塊麵積達300萬平方公裏的橢圓形海域正處於4個大洋流的包圍中。西麵的灣流、北麵的北大西洋暖流、東麵的加納利寒流和南麵的北赤道暖流相互作用的結果,使馬尾藻海以順時針方向緩慢流動,這就是這裏異乎尋常“平靜”的原因。正是因為這種原因,才會使古老的依賴風和洋流助動的船隻在這片海域踟躕不前。由此,馬尾藻海鹽分偏高、海水溫暖、浮遊生物眾多的問題,也都紛紛迎刃而解。

雖然馬尾藻海的神秘麵紗被揭開,但如今任何船隻一見到馬尾藻海的“獠牙”,依舊是避其鋒芒、繞道而行。由此看來,籠罩著這片“魔鬼海域”的神秘光暈卻並沒有因此而消散掉。

2.惡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