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怪病(1 / 2)

臥龍村位於天府大岷山山脈玉門峰,一個幽靜的山村。四麵環山,玉門峰在兩個小山脈之間,沿著兩個山脈有兩條小溪,不寬,一米左右,水流清澈見底,溪水潺潺流動。玉門峰對麵是一條山脈,比玉門峰矮了一半,將臥龍村旁邊形成了兩條溝,兩條小溪沿著山腳各自流走。

沿著兩條小溪修著兩條路,一條是石板鋪就而成,年代已經久遠;一條是沒修幾年修的石子河沙路,這條路較寬,有三米左右,兩條小溪上都有一些石板做的小橋連接兩邊住戶的小路。

太陽還賴在山頭不願意離開,照著田地裏的人們,要看看有沒有偷懶的人。

“玉龍、千尋,放學了?”

“放學了,王伯。”一個一米七的秀氣男孩子馬上回應道,在他身旁一米六的女孩含笑對王伯點點頭。

一路上在田裏勞作的人和路上的人們都笑嘻嘻的對兩人打著招呼。

“玉龍、千尋,你們兩個簡直是天設地造的一對,要不我給你們做媒?”

“江嬸,你說什麼呢?我們才十三歲呢。”千尋滿臉通紅的對著江嬸嘀咕,看樣子就知道她心裏是喜滋滋的。

“喲,還害羞了。十三歲,不小了,放在以前已經有小孩了。你們楊奶奶十三歲就有小孩了。你們現在剛剛好。”江嬸笑嘻嘻的對著兩人說。

楊奶奶是一個命苦的人,因為逃荒到臥龍村,做了村裏的童養媳,十三歲就生了小孩。在華夏那段被各帝國侵略的黑暗時期,楊奶奶的孩子十幾歲時在外麵被抓了壯丁,一直沒有消息,據說是犧牲了。丈夫因為這件事一氣之下去世了,隻剩她一個人在村子裏,已經有八十多歲了,身體還算硬朗,沒有種田了,村子裏每年都幫襯一些,現在的日子還過得去。

“不理你了。”千尋哼了一聲,紅著臉跑了。

“千尋,慢點,等等我。”玉龍連忙追了過去。

一群人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村子裏實施責任承包製已經有十年時間了,算是承包改革中的第一批改革,有的地方是在八三年才改革的。改革後,人們的積極性高了很多。而且,這幾年在臥龍集團的帶動下,有的人到外麵打工,有的人在家裏製作一些手工品交給臥龍集團出售,家家戶戶基本上有了一些積蓄。

這些變化差不多是上官玉龍的爺爺上官雲給村子裏帶來的。上官雲已經七十五了,身體很硬朗,幹起活來比得上三四十歲的青壯年,自家裏有五個人的田地,基本上由上官雲一個完成耕種。除了種自家田地外,上官雲還是村裏的支書,處理著村裏麵大大小小的事務。

臥龍村一百來戶人家很敬重老爺子,老爺子自華夏建國就成了臥龍村的支書。在老爺子的帶領下,臥龍村抵禦住了************,村子裏沒有餓死一個人。文化“革命”期間,臥龍村也沒有受到什麼衝擊,一方麵是老爺子性格強勢、有一手很厲害的醫術,各方麵都很賣老爺子的麵子,還有就是從明朝開始,臥龍村的人從小就在上官家的帶領下練拳習武,民風淳樸而彪悍。“紅”衛兵大行其道時,除了一些正常的交流外,沒有人敢到臥龍村來騷擾、破壞,村子裏的山上很完整的保留下了廟宇,僅僅是沒有人去燒香火了。這也是上官雲老爺子在村子裏的威望所致,給村子裏的人講了不準去燒香拜佛,村子裏的人就沒有去這些廟宇裏,所以,這些廟宇很完整的保留了下來。臥龍村來的下鄉青年過得很好,當然,到臥龍村下鄉的知青隻有一個女孩,後來成了上官玉龍的母親。

臥龍村的人在上官家的熏陶下,村子裏的男孩子從小習文練武。華夏革命時期,村子裏走出了三個將軍,最有名的是上官玉龍的姥爺聶成飛,是華夏的一名上將。聶成飛小時候跟隨老爺子練過武、學過字。文化“革命”期間,聶成飛進了牛棚,小女兒聶雲倩回到了臥龍村當知青。聶雲倩在臥龍村與上官玉龍的父親上官清遠結婚,後來生下上官玉龍。

聶成飛常常對家人講,如果上官雲老爺子參軍的話,絕對比他厲害很多。隻是不管人們怎麼勸,上官雲都沒有參軍,僅僅是保衛著臥龍村沒有受到傷害,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上官雲的解答。

1979年,在上官雲的建議下,上官清遠帶著村子裏的幾個人南下深城,成為在深城的第一批闖蕩人,經過十年的努力,上官清遠建立的臥龍集團已經是響當當的企業,為臥龍村人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臥龍集團中的一個貿易公司承擔了一部分村裏手工藝品的設計、銷售,這些手工品都遠銷到世界各地,雖然沒有為臥龍集團創造出什麼利潤,卻給村子裏帶來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