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斜陽高掛,微風吹拂,處處金光彌漫,一片祥和豐瑞之兆,說不出的愜意翩然和喜氣恣意。
一條布滿石子的小路直通小山村,小路彎曲循序,頗為顛簸,直通村口,村口一顆約二十米高的枯樹靜靜矗立,須三五人才能合抱完,枯樹常年枯竭,卻傲然淩立,任憑風雨侵蝕,依然沿存至今。這就是枯樹村的由來了。
枯樹村坐落在大陸東部邊境,也屬於窮鄉僻壤的地方了。繞過枯樹,一座長約十來米左右的石拱橋漸入山村,石橋盤旋而上,彎曲傾下,氣勢宏偉,沉穩堅固,久經風月而不頹圮,橋下溪水潺潺流淌,蔓過春夏,延過秋冬,橋的底部和側邊都漸漸長滿了青苔,仿佛寓意著生命生生不息,漸生漸長。
遠觀小山村,寧靜祥和,闃靜無聲,仿若世外桃源之地,山村背映層山,疊疊撞撞,山青山秀山連山,山嵐縹緲,嵐岫夢幻,鳥語花香,鳳鳴鶯語,婉如仙境;近看山村,小孩嬉戲玩耍,農婦池邊浣洗,老人細細耳語,一幅和諧安詳的盎然畫麵。
村裏的男人此時還正在山裏打獵,村中主要以打獵為生,靠山吃山,世代因襲著獵食的風俗,民風也是剽悍淳樸。
“阿凡,快,快......,快過來”,一名身形稍顯微壯,個頭一米三左右的男孩喘息道。
此時幾名身著短衫,年齡約六到十歲不等的小孩正在玩耍,不亦樂乎。阿凡也是一襲青色短衫,不同的是短衫有些破舊泛黃,本名叫陳凡,身形微胖的男孩叫阿虎,是隔壁林叔家的小男孩,屬小孩當中力氣是最大的,林叔更是村裏出了名的獵手,虎背熊腰,牛高馬大,打獵時常滿載而歸,力氣是全村最大的,更是一名鍛體境界的高手,雙手能橫推三四條牛,遠近聞名遐邇。阿凡經常受到林叔一家子的饋贈,才得以生計為繼。阿虎今年十歲多了,年略長於阿凡,兩人從小就一個鼻孔出氣,“同流合汙,沆瀣一氣”。
“阿凡,原是一名孤兒,是在橋邊被村民發現的,據說因由大晚上的哭聲被一村婦發覺後才知曉,後來被村裏一位老人領養,也就是阿凡的爺爺,村裏人都稱呼他為莫老頭,莫老頭在枯樹村有些年月了,至於真實姓名,便無人知曉,大家隻知道稱呼他為莫老頭。那晚娃兒哭聲震天,莫老頭也頓是被驚醒,就過去看看,見到娃兒的時候,娃兒霎時就止住了哭聲,嘴角噙著些許微微笑容,村民麵麵相覷,而後皆含笑連連,認為與莫老頭有緣,又因莫老頭年事已高,一個人孤苦伶仃無親無靠,於是便讓莫老頭領回去,莫老頭看著娃兒可愛的笑容,便也欣然接受了。後來莫老頭給娃兒取名叫陳凡,於是便有了阿凡,莫老頭希望他能平凡的度過一生,自此阿凡與莫老頭相依為命,莫老頭教會阿凡習了幾年字,阿凡很是聰明,教的東西差不多都融會貫通了。”
阿凡快步衝跑過去,故意猛地撞上阿虎,笑著叫道:“虎哥”
阿虎雙臂熊抱阿凡,哈哈大笑
“虎哥真是壯實啊,打老遠撞過來都沒反應,跟林叔一樣,既結實又雄壯!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呀,嘿嘿”阿凡嘻笑道
“阿凡,我們在玩撞拐子呢,你也來吧,加入我們,幾位弟弟妹妹都在玩呢”
“虎哥,我哪是你對手啊,一下就會被你撞飛的,還是不玩了吧”,阿凡佯裝默默可憐道
阿凡從小麵黃清瘦,枯瘦如柴形容也不為過之,渾身看不出藏有一點力量,隻是清瘦的臉上含有幾許剛毅之色,個頭一米二樣子,金黃的短發略顯精神,眉目也倒是長得清秀,還剔除那雙炯炯有神深邃的眼睛外,說不出是一個健康的少年,在眾多人群中略顯突出,別具一格。